生活|今年“双11”放飞与随缘,你是哪一种( 四 )


不能买招灰的东西 , 如果你没有每天打扫卫生的时间和精力 , 在北京这样的尘世 , 摆件、地毯一类的半永久物就别买了 。 不要买“不确定是否适合自己”的东西 , 比如衣服裤子 , 毕竟它们在模特身上都挺好看的 , 在我身上就不一定了 。 更有可能的是 , 我穿上那件衣服 , 我好看了一点 , 衣服却丑了很多 。
综上所述 , 留给我买的品类已经不多了 , 无外乎 , 够用一年的日化、一些吃吃喝喝、一些家居必备消耗品……现在要了解一个人 , 看朋友圈不准 , 那很可能是精心打造的人设 , 但看购物车倒是能撕开面具、直抵人心 。 花出去的钱 , 勾勒出一个自己都不愿承认的真实的自己 。
比如 , 我的购物车里那一单6个胶棉拖把的替换头 , 如果做阅读理解就是:一、说明主人公在家是拖地的;二、反映主人公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三、暗示了主人公的平民家境 。
很多东西我放进了购物车 , 但在最终决断时 , 依然选择了删除 。 因为我发现 , 放进去的理由只有一个——我喜欢 , 而删除的理由却有很多 , 相比之下 , “我喜欢”就显得有些孤立无援 。 年少时叫嚣“千金难买我愿意” , 长大后一眼就能望到不远处的一地鸡毛 。 比如 , 那株高大的琴叶榕 , 很ins风 , 可是放着占地 , 浇水费力 , 死了闹心 , 这样一想 , 它也就没有那么好看了 。
在千挑万选的购物车里挑挑拣拣 , 我仿佛已经用过了所有东西 。 当购物仅仅是为了一种感觉 , 脑内体验过了 , 还买它作甚 。
东拼西凑下 , 最终我还是完成了2000元的额度 。 恍惚有一种愧疚感 , 如此几千亿元的大事 , 我居然只作出了这一点点微小的贡献 , 就如同我对这个世界的意义一样 , 重在参与 。
极简主义对有的人来说是一种反抗消费主义的时尚 , 对我而言更像是人生新阶段的自然风格 。 购物最快乐的时刻有两个 , 一个是清空购物车的时候 , 一个是收到快递的时候 , 之后用完这些东西的过程 , 漫长到有些不耐烦 。 年复一年 , 当我想明白了这些 , 从购物中寻求快乐的道路就越走越窄了 , “双11” , 就从狂欢节回归到打折季 。
我打电话给我妈 , 交流了一下购物车的构成 。 她更简单 , 只买了狗粮 。 果然 , 60岁女人的钱 , 更不好挣了 。
---------------
我将“报复”和“消费”分成了两块
大白
对我来说 , 今年的“双11”来得有些安静 。 如果不是小猫吃光了家里的罐头 , 需要到淘宝上补货 , 我甚至差点忘了这个日子 。 当时 , 我点开淘宝 , 一则伪装成“红包”的广告猛然弹出 , 推广着我看了半天也不懂该怎么玩的优惠活动 。 这时我才想起:如果真有什么大件要买 , 这可能就是接下来半年里最好的时机 。
遥想当年 , 当“光棍节”首次变为“网购节”时 , 我还是个靠着每月1200元生活费过活的穷学生 。 然而 , 那时候的我参与“双11”的热情 , 反倒比现在高出不少 。 我清楚记得:我是如何开通了支付宝、注册了淘宝账号、提前把想送给心仪姑娘的礼物加入了购物车 。 当11月11日零点到来 , 宿舍已经断电了一个小时 , 然而 , 每个室友都打开笔记本电脑 , 反复刷新页面 , 盼着淘宝服务器能快点恢复正常 。 光阴飞逝 , 校园生活早已远去 , 但每当“双11”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 这段场景都会无比清晰 。
工作之后 , 有了独立的收入 , 我一下子有了“自由花钱”的底气 。 刚刚毕业那年 , 我拿着新发的工资和新办的信用卡 , 一口气在“双11”买了1万多元的东西 。 当时 , 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字——爽!如果当时有人采访我的消费计划 , 我一定会告诉他:之后的每一年 , 我都一定要来上这么一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