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出现猝死的10个时刻和9大征兆 心里发慌是什么预兆

前言:近年猝死的例子很多,无论医疗行业还是金融等行业都不胜枚举,每每听到猝死的消息,就告诫自己,人生是个马拉松,不是拼一时,看的是持久力,尤其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加班、值夜班那是家常便饭 , 连轴转硬抗,熬通宵是常态,都说医生这个行业活到老,学到老,平时工作 , 周末学习充电或开会,有时全年无休 。急诊科、麻醉科、外科的医生尤其考验体力和耐力,仗着自己年轻气盛,不懂张弛有度,像一根橡皮筋 , 长期处于紧绷状态,稍一加力就会断 。当然也有年龄大一点儿的医生要么习惯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要么就已看淡一切,退出百舸争流的一线 。就如我自己吧,40岁时还在上通宵14小时的急诊夜班 , 上到心发慌,头晕 , 头昏,安静时心率到140次/分以上,24小时Holter都背过了 , 当时真觉得很可能就要倒下了的状态 , 当时的状况真不想再回忆了,最后只能自救,学习放弃 , 学习断 舍 离,学习从容前行……
《生命时报》采访权威急诊专家——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孟庆义教授 , 结合他近40年的临床经验 , 提醒大家猝死常发生的十大危险时刻 。(全国首部急救科普动画系列之—— 心肺复苏?。?
【容易出现猝死的10个时刻和9大征兆 心里发慌是什么预兆】1. 喝多了
很多人信奉“无酒不成席” , 觉得喝点酒能拉近关系、活跃气氛,殊不知几杯酒下肚,危险已在逼近 。
酒精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随之增加 , 加重心肌缺血,继而诱发心绞痛、心梗 。病人会有胸前压榨性的疼痛,有濒死感,严重的可致猝死 。
对于本身有脑动脉硬化的人,血压升高可能造成脑出血;本身有脑动脉瘤的人,可致动脉瘤破裂,瞬间夺去生命 。
喝醉后意识不清的情况下出现呕吐 , 若呈仰卧姿势,可能造成误吸,即胃内容物进入气道,导致窒息 。
另外,糖尿病患者如果饮酒,酒精会加重人体脱水,诱发酮症酸中毒,严重的可致心脏骤停乃至死亡;糖尿病患者饮酒的另一个威胁是低血糖,也有死亡风险 。(全国首部急救科普动画系列之—— 心肺复苏?。?
2. 吃撑了
逢年过节 , 一顿大餐之后被送到医院急诊科的不在少数 。
孟庆义教授说,暴饮暴食,特别是富含脂肪的食物大量摄入后,会造成胰腺导管收缩 , 继而诱发急性胰腺炎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会产生心肌抑制因子,造成心脏骤停 , 极为凶险 。
如果是冠心病患者 , 饱餐之后,大量的血液会跑到胃肠去“支援”消化 , 造成心肌缺血,容易诱发心梗 。
因此,冠心病病人最好吃七八分饱,不要为了满足一时口腹之欲而追悔莫及 。
老年人吞咽机能退化,吃饭需要细嚼慢咽,如果吃得太急有生命危险 。临床上,因为吃年糕等黏性大的食物,或者吃不易嚼烂的大块牛排,导致气道被糊住引发窒息的病例并不鲜见 。
老人一定要选择小块、软烂、易咀嚼吞咽的食物 。另外 , 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 , 吃饭时微微低头,可避免食物走岔道进入气管 。
有肝硬化等基础病的人,食道、胃往往有静脉曲张 , 鸡骨头、鱼刺、馒头干等尖锐物会划伤血管,造成大出血,需要极力避免 。
(全国首部急救科普动画系列之—— 心肺复苏?。?
3. 憋大便
便秘是常见病症,由此引发的“马桶上的悲剧”不在少数 。
因为大便干,解大便时屏气用力,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心脏耗氧量增加,会诱发心梗 。
房颤患者心房往往有血栓,血压升高的情况下,血栓极易跑进脑血管,引起脑梗;原来有高血压或者脑动脉瘤的,则易导致脑出血 。
屏气的时候,主动脉内外膜受力不均匀 , 容易造成拉伸撕裂 , 引发主动脉夹层 , 病人会感到撕心裂肺的胸痛;主动脉夹层一旦破裂,病人将迅速因大出血死亡 。
(全国首部急救科普动画系列之—— 心肺复苏?。?
4. 发脾气
好脾气的人好福气,这话一点不假 。在临床上,因为吵架、斗气、愤怒引发的急症,急诊科医生见得特别多 。
情绪激动时,心脏承受的风险最大,用“急火攻心”形容一点不为过 。
这是因为,激动会使血压升高、交感神经兴奋 , 容易导致心梗;还会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都可导致猝死 。
脑血管同样会受到威胁,大吵一架后气到脑梗、脑出血的人也不少 。
孟庆义教授说 , 临床上有一种名为“章鱼壶心肌病”的急症,这是一种应激性心肌?。?多在大怒后发生 。
该类患者的心肌不能正常收缩 , 左心室变成一个球形 , 心脏失去泵血功能,会引发急性心衰乃至猝死 。
专家提醒,心平气和才是健康之道,除了少生气,生活中还应该避免过喜、过悲、惊吓等所有剧烈的情绪波动 。
有的病人,在大吵一架之后浑身颤抖不能自控,说不出话来,甚至意识丧失,送到医院后却什么化验检查都查不出异常,这种情况往往是癔症 。
这种情况急诊不少见,是因为患者在愤怒的时候过度换气,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因呼吸过度,导致体内二氧化碳过多排出而使血液偏碱) , 一般没有生命危险 , 通过心理疏导,症状能慢慢缓解 。
(全国首部急救科普动画系列之—— 心肺复苏?。?
5. 抽不停
人们往往觉得 , 烟草对身体的危害来得比较慢,其实不尽然 。孟庆义教授就接诊过多名“烟毒出来的”心梗患者 。
一名60岁的大叔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麻将,几个人不停地抽烟 , 也不开窗户,房间里烟雾缭绕 , 结果第二天早晨他倒在了牌桌边 。
究其原因 , 尼古丁会导致冠脉痉挛,如果原本心脏不太好,大量吸烟可能导致心绞痛、心梗、心律失常,可引发猝死 。
(全国首部急救科普动画系列之—— 心肺复苏?。?
6. 坐太久
案头工作多,长时间看剧、玩牌,坐长途飞机……现代人久坐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急症也明显增加 。
下肢静脉是靠腿部肌肉收缩把血挤回心脏的,久坐者下肢长时间不动 , 静脉血回流就不畅 , 容易形成血栓 。
久坐后开始活动,血栓脱落,顺着血流进入肺部,就会造成肺栓塞,这种情况医学上又叫做“经济舱综合征” 。
该病患者会突然感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 。(全国首部急救科普动画系列之—— 心肺复苏?。?
7. 熬太晚
熬着最深的夜,敷着最贵的面膜,形象地描绘出现代人扭曲的养生观 。
有的是因为工作压力大 , 工作时间过长,有的则是贪玩,长时间追剧、打游戏,耗费脑力 , 且睡眠严重不足,由此产生的急症很常见 。
过劳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肌缺血,可引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梗、脑梗、脑出血等 。
有的人连续加班几天后 , 突然一侧耳朵听不见了,叫做“突发性耳聋” 。其原因是过度劳累导致耳蜗血管收缩,使得内耳缺血、听神经受损,引起听力丧失 。如果治疗不及时,耳聋可能无法逆转 。
(全国首部急救科普动画系列之—— 心肺复苏?。?
8. 练过头
生命在于运动,可是如果运动不得当 , 特别是老年人或有基础病的人,很容易出现险情 。
如今马拉松如火如荼,很多人加入长跑健身的队伍 , 可是经常在赛事中传出有人猝死的消息 。好好的运动健将 , 怎么一下子猝死了呢?
孟庆义教授说 , 在比赛中猝死的,往往是原先心脏有隐患的人,例如先天性心肌病 , 平时看不出来,一剧烈运动就出事了 。可见,剧烈运动绝对不适合所有人 。有些运动量对大部分人来说不是个事儿,例如拎个重物爬三层楼,对有冠心病的人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心梗 。因此 , 运动及体力劳动一定要量力而行,绝不能蛮干 。
(全国首部急救科普动画系列之—— 心肺复苏?。?
9. 天太冷
数九寒天,往往是医院急诊室最忙的时候 。寒冷会使血压升高,由此可引发心肌缺血 , 继而出现心绞痛、心梗;脑梗、脑出血的几率也陡然上升 。
老年人及动脉硬化患者冬天应减少外出 , 如果出门最好选在中午前后气温比较高的时候,并且一定要穿厚点,戴上帽子、围巾、手套 。
如果下雪了 , 最好不要出门,以免滑倒摔伤 。雪后摔骨折继而卧床不起的老人,出现肺栓塞、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几率极高 。
(全国首部急救科普动画系列之—— 心肺复苏?。?
10. 天太热
烈日炎炎的夏日,对体弱的人来说也是危机四伏 。气温高 , 湿度大,人体代谢率明显增加,心肌耗氧量上升,心脏负担加重,心绞痛、心梗等就会找上门来 。
孟庆义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则要警惕大量脱水导致的酮症酸中毒 , 以免引发猝死 。
在户外的人一定要防中暑,中暑会导致全身横纹肌溶解,引起肾脏损害;最严重的热射病 , 会直接导致死亡 。
所有的猝死,其实都是蓄谋已久,身体会反馈一些信号 , 提示主人引起高度重视 。
(全国首部急救科普动画系列之—— 心肺复苏?。?
急诊专家贾大成老师总结出了猝死前的9个征兆,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 。
猝死前的9个征兆
1. 胸痛
胸痛最危险、最多见的情况为急性心肌梗死 。
其实,胸痛不仅限于心脏?。?很多疾病都可以表现为胸痛 。只要是胸痛 , 人们肯定首先会想到心脏病,这样一般就不会漏掉了 。
2. 呼吸困难
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往往也是很危险的,如急性左心衰、重症哮喘、气胸等都能导致呼吸困难,可迅速危及生命 。
3. 心慌
患者突然出现的心率加快 , 尤其超过140次/分钟,可见于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时间稍长,可导致头晕、晕厥、胸痛、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
如果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率突然超过100次/分钟,也可能是更加危险的室性心动过速,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则预示着可能发生猝死 。
如果患者心率突然低于60次/分钟 , 尤其低于50次/分钟,可能是严重的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尤其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率减慢,也是猝死的危险信号 。
4. 剧烈头痛
平日有高血压的患者突然剧烈头痛,并伴有呕吐,可能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了急性脑血管病 , 很容易导致猝死 。
5. 肢体瘫痪
可以是一侧肢体瘫痪、一个肢体瘫痪、双下肢瘫痪、四肢瘫痪 , 这些说明患者发生了急性脑血管病或神经系统的其他严重疾?。?也是猝死的危险信号 。
6. 昏迷
患者突然发生昏迷 , 也就是“怎么叫也叫不醒了”,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急性脑血管病、颅脑损伤、低血糖症、各种急性中毒等急重症 。
7. 抽搐
可能是癫痫大发作、癔病、小儿高热惊厥等,也可见于心脏骤停的瞬间 。
很多有心脏病的老年人长时间做一件事 , 比如打麻将,再加上天气闷热、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出现抽搐、满头大汗、脸色发白 , 继而出现猝死 。也有年轻人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突然的剧烈运动导致抽搐 , 继而出现猝死 。
8. 急性腹痛
可见于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肠梗阻、宫外孕破裂等,上腹痛还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 。
其中,急性出血性坏死型胰腺炎、宫外孕破裂、急性心肌梗死均可迅速危及生命 。此外,还有主动脉夹层和严重的肺梗死等,这类腹痛的患者可发生心跳骤停 。
9. 窒息
可见于气道异物阻塞、喉头水肿、颌面部及颈部损伤等 , 因为肺部与外界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从而发生缺氧 。患者可出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或苍白、烦躁不安、意识障碍、呼吸和心跳停止等 。
10. 其他情况
如血压突然急剧增高,可能会导致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左心衰等;血压急剧下降,应考虑发生了休克 。呕血可见于消化道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咯血可见于肺结核等,这些都可因出血而导致休克或窒息,继而危及生命 。
突然发生头晕、眩晕(感觉周围景物旋转或自身旋转) , 可见于急性脑血管病等 。还有各种急性中毒、触电、溺水、自缢以及其他一些发病突然、症状明显、痛苦较大的紧急、严重情况 。
简单点,用张表格总结一下预示猝死可能发生的症状/征兆:

容易出现猝死的10个时刻和9大征兆 心里发慌是什么预兆

文章插图
虽说猝死来得突然 , 猝不及防,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 其实有些猝死患者在事发前,身体会发出预警信号 , 只是很多人并没有接收到并重视这些重要的信号 。
有统计显示,在所有的猝死患者中,大约90%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各种场合 , 只有少数猝死发生在医院里 。
其中 , 65%的人死于发病后的15分钟内,而恰恰他们来不及去医院,救护车也不可能在4分钟内到达患者身边,所以就死在了医院以外的各种场合;其余35%的人死于发病后的15分钟至2小时之间 。
显然有一部分患者也是来不及去医院而猝死在发病现场或去医院的途中,那两个小时来得及吗?
当然来得及,那为什么还死在医院以外了?往往是因为患者的表现不典型 , 没有引起患者和家属的足够重视 。
事实上,引起猝死的绝大多数急症都有比较典型的表现,或是明显的警示信号 , 而有一些信号则容易被大家忽略,或引起误诊 。
遇到上述征兆,患者身边的人应该在对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抢救的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全国首部急救科普动画系列之—— 心肺复苏!
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岁月不曾饶过我,我亦不曾饶过岁月 。我们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学会适当减压,争取打持久战 。特别注意上面提到的容易出现猝死的10个时刻和9大征兆 。
欢迎随手转发,希望更多的人能知道,尽量减少悲剧的发生!
文末特别感谢:风一样的女子——娟妹的幽默风趣的——淼哥
做一个有责任、有温度、有梦想的健康传播微信公众号!备注: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
如果您对此话题感兴趣,欢迎留言和转发 。
容易出现猝死的10个时刻和9大征兆 心里发慌是什么预兆

文章插图
赵桂宪,临床医学博士,2000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 。2008年博士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 , 2008年至今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工作,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擅长“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专长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等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同时进行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及科学研究,对周围神经病和神经遗传变性病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
容易出现猝死的10个时刻和9大征兆 心里发慌是什么预兆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