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国家#文明交融下的蓝釉陶瓷:驼铃与铁蹄带来一抹幽蓝,成长于华夏沃土( 三 )


法国的学者玛扎海里在他所著的《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中所描述的:自从元代以来,波斯血统的穆斯林们便越来越多地要求这些大器皿了,如在宫中,苏菲派的道堂和清真寺使用的盘碗,今天尚沿袭这种宗教用途。
2、“尚青尚白”的文化内涵
元代的尚白也使得一种单色釉装饰得以产生那就是卵白釉的出现,又称之为“枢府瓷”,一直烧至明代初期,白色发色呈乳浊半透明状,白中泛鸭蛋青色,常常配以龙纹、缠枝纹等模印花纹作为装饰。
蓝色、绿色和白色被伊斯兰国家广泛应用,青花的蓝色能够在伊斯兰国家那里得以重视喜爱更多的也是出自对于水的珍惜。
出于复杂的情感与社会因素,使得色彩体现出了民族的文化特征,元代蒙古族人与阿拉伯人的民族间的诸多关联与共性使得这两个文化当中对于颜色的偏爱也有了很多的相似之处,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元代青花和伊斯兰国家的青花装饰交融能够达到如此的高度。
尚白尚蓝的艺术观渐渐渗透到了元代青花瓷艺术。可见元明时期的青花装饰背后的蓝白情节和伊斯兰文化的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研究装饰离不了对色彩的了解,一个民族对于色彩的喜好在某些方面应该也能看出该民族的世界观,只有了解颜色喜好的历史背景才能更好的去发掘当时装饰艺术的成长土壤之下更深刻的艺术涵义。
伊斯兰国家#文明交融下的蓝釉陶瓷:驼铃与铁蹄带来一抹幽蓝,成长于华夏沃土
文章插图

结语:
在中国的青花瓷繁荣之时的十二和十三世纪,伊朗艺术家们就曾经创造出了世界上最精致的陶器。然而伊斯兰国家尤其是伊朗的陶器的装饰性此时有了极大的发展,既保留了原来的单色釉装饰,而且也有了釉下剔划花的新工艺产生,甚至还有内外涂漆装饰的高档陶器。
伊斯兰国家的制陶技术与装饰手法都在中西方有着领先的地位与突出的成就,而在东方,我国的青花瓷就有着极高的代表性,如果说强强联合往往都是历史的必然,那么我坚信中国的青花瓷艺术与伊斯兰装饰这两个最具特点的民族艺术定会有彼此间的交融影响。
参考文献:
《中国陶瓷史》
《瓷之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