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武墨者”舒炯在线条与墨色之间寻找书法世界的桃源( 二 )


书法的生命力诞生于纸笔之间:毛笔从笔端吸收了墨汁 , 也从握笔者的心和手中吸收了能量 。 蕴含了墨与能量的笔触游走于纸上 , 像水流 , 像长风 , 像云中穿行的龙 , 像海中遨游的鲸 , 力量与美感绵延不绝 , 溢出纸外 , 锁住时间 。
“书法能表现出雄鹰破空飞翔或大雁戏水的感觉 , 西方人完全可以把它当成写意画来欣赏 。 因为书法呈现出了汉字的动态之美 , 中国画可以把山水或花鸟当成造型符号 , 而书法可以把线条和汉字结构当成造型符号 。 ”舒炯说 。
他以普通人最难看懂的草书举例:“草书基本消除了横竖笔画 , 只剩纯粹的、盘旋的线条 , 是一种符号艺术了 。 草书中的很多字都有专门的代替符号 , 规范其实比楷书还严格 。 楷书某个字某处写掉一小笔依然容易认出 , 而草书哪怕某一笔稍稍写长或写短了一点 , 或者弯折大了一圈 , 字就算写错了 , 内行都认不出来 。 ”
舒炯本来计划在今年国庆节前举办自己的第四场书法个展 。 身为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极为忙碌 , 因为对呈现作品的精益求精 , 已经一再推迟展览的时间 。
他最终准备了108件(组)作品 , 规模比2014年在杜甫草堂的那场略小一点 。 展览准备就绪后 , 突如其来的变化却又发生了 。
“这下只有继续推迟了 。 ”他轻轻摇头笑道 , “估计要到明年才能开展了 。 ”立冬之后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 这位著名书法家身着家居服 , 坐在客厅里一边泡功夫茶 , 一边和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采访人员聊起他钻研半生的书法 。
关于王献之的故事很多人都误会了
外行人若想要和书法家谈一点书法 , 表达一番对王羲之父子的崇敬 , 总归是不错的选择 。 毕竟这“二王”太有名了 , 哪怕是不了解书法的人 , 多少也曾听说过一些有关他们的传奇故事 。
比如那个著名的“十八缸水”的故事--聪颖的小儿子一心赶超父亲 , 苦练数年 , 用完了十八缸水 , 却仍然“只有一点像羲之” 。
还有那个“擦壁易书”的故事--王羲之酒后乘兴提笔 , 在墙壁上写了一首诗 。 待父亲离开后 , 王献之偷偷擦掉墙上原文 , 模仿父亲的笔迹重新写了一遍 , 自认为无人能分辨真假 。 结果王羲之回来后看到墙上的字 , 愣了很久 , 很不好意思地以为:是自己当时喝多了才写得这么糟糕……
以上两个故事 , 好胜心强的儿子从未后来居上 , 而是成为书圣父亲的光辉陪衬 。 只有第三个故事凸显了他的天赋和专注:王献之写字时 , 王羲之偷偷走到儿子身后 , 突然伸手去抽他握的笔 , 没成功 , 于是赞赏儿子有前途 。
舒炯也和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采访人员提到这个故事 。 他笑着说 , 很多人以为这说明王献之写字全神贯注 , 笔握得极牢 。 “这是个误解 , 王献之怎么可能把手腕的力气全都用来死死握住笔杆呢?这么用力 , 手腕都僵了 , 如何灵活自如地转动?”
他说 , 书法家执笔写字 , 一如武林高手执刀剑 , 力道在似紧非紧之间 , 关键是全神贯注 , 思维凝聚 , 此时无论谁来试图扰动 , 都能在电光火石之间作出反应 。
因此 , 不是王献之始终用力握笔 , 而是他在聚精会神的状态下 , 以极快的速度瞬间发力 , 拽住了正被父亲抽走的笔--如果这个传说为真的话 。
在寂寞的道路上 , 实践陶渊明的某种理想
1979年 , 中国书法家协会还没有成立 , 先搞了一个筹备委员会 , 准备以办展览的形式 , 在全国范围内摸个底 , 了解一下各地的书法篆刻艺术发展状况 。 这便有了1980年的首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