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弁!梨园戏:“活化石”要活下来更要活起来( 二 )


朱弁!梨园戏:“活化石”要活下来更要活起来
文章插图

梨园戏传统剧目《陈三五娘·大闷》剧照
梨园戏剧团真正需要面对的是遗存下来的传统剧目大量“残缺”问题。而在这方面,剧团累积了不少经验与教训。如宋元南戏遗存《朱文太平钱》,该剧在明代就以为失传,不承想在清代的一本记账簿上发现了遗存的三出剧本。林任生整理时,对人物身份和故事细节作出一些删改,扰动了该剧目的原生状态,结果干扰和误导当时一些专家的研究论断。改革开放后,剧团意识到这一问题,重新恢复该剧的原貌,并晋京演出,得到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可见,梨园戏只有秉持“修旧如旧”的传承理念,才能让传统剧目重新焕发迷人的光彩。
新世纪以来,剧团上下对保护好这份“宋元南戏”的“残本”遗产,有了更深入、更真切的认识。传统剧目《刘智远》《王十朋》属于南戏“荆、刘、拜、杀”四大剧目之一,其价值不言而喻。《王十朋》虽有口述剧目,但并不完整,其中孙汝权篡改书信、钱玉莲被逼改嫁均出现缺失。剧团在抢救复排时,曾向昆曲《荆钗记》取经,利用其内容与模式改编该剧,结果演出后并未得到认可,大家为此感觉压力甚大。后来经过商量,大家认为还是应该坚持本剧种特色,采取分阶段排演,并先以“折子戏专场”对外公演,待获得观众认可后,再一折折地串并起来。
同时,新一代艺人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又有所推进、有所发展。他们不仅对情节拖沓、内容糟粕进行删减,而且让整出戏在节奏把控上日臻完善。比如《刘智远》中,让人印象颇深的是最后一出刘智远踢门进入与李三娘相见的情节。大家都认为不好,有悖现代人的舞台审美习惯,提出刘智远的“踢门相见”改为李三娘“主动开门”,来个“出门月下相见”,并在传统曲牌【万年欢】的衬托渲染下,让两位历经沧桑的夫妻缓缓地、深情地相见,把16年的夫妻离别浓缩在这几分钟的舒缓表演当中,让观众充分感受男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同时也发扬了梨园戏文雅缠绵、缓歌曼舞的艺术传统。而这一神来之笔,不仅创造性解决了该剧目中间缺失的内容问题,也让故事前后两部分有机衔接起来,进而将梨园戏的“文戏”特色发挥到淋漓尽致。
抓住传承主线
中国戏曲的演出虽有全本戏与折子戏之别,但就梨园戏来说,由于各种因素,真正意义上的全本戏是不存在的。以经典剧目《陈三五娘》为例,从明清时代的五十出,到民国时期的二十二出,再到1950年代华东会演的九出,这已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本戏了。可以说,经典剧目在传承过程中出现流失现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所谓的“全本戏”,只是人们理想中的形态,很多剧目的搬演,其实属于广义上的“多折戏”而已。因此,梨园戏剧团提出“恢复百出传统折子戏”的长期保护传承计划,不能不说这是颇有远见的举措。
朱弁!梨园戏:“活化石”要活下来更要活起来
文章插图

梨园戏《朱文》古抄本封面
本文图片作者提供
在梨园戏迷心目中,最为经典的一出折子戏是《陈三五娘》中的《大闷》。这是一出旦角出演的独角戏,要一人在舞台表演黄五娘思夫的内心状态,时间长达四五十时分钟。梨园戏中一些特定的表演程式,如众所皆知的梨园科步——“落科”就出现在这出戏中。
现任梨园戏剧团团长、两度获得全国戏剧“梅花奖”的曾静萍,是改革开放后加入剧团的新一代演员。她称,《大闷》这出戏曾是他们这代人向往的“神奇的传说”。遗憾的是,梨园戏剧团成立后,这出戏已无老艺人能够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