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_阿里山纪行主要写了什么

阿里山纪行赏析“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 。”如此人生可谓快哉!尤其在现代社会,背起行囊去远游的机会越来越多了,而旅游的目的地也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空间 。锦绣中华、缤纷世界……倘若有兴致,就拿起笔记下自己的行程,将多一份美好的回忆在心头!《阿里山纪行》就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吴功正于1997年畅游阿里山之后所写的一篇佳作 。此文为我们展示了阿里山美丽的风光,读之难忘 。其写作上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就让我们做一梳理吧 。
构思精妙之美 。
本文的谋篇布局是颇具匠心的,作者进行了仔细地修润,正如他自己在《我写〈阿里山纪行〉》中所讲“整个文章的毛胚出来了,然后便是细作琢磨、反复修改、润色 。”“在篇章结构上,力图向精致化、精巧型的方向发展 。”他的目标也的确实现了 。
一首《高山青》风靡大陆各地 。此歌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 。开篇在宴席上轻轻的歌声里 , 不仅两岸学者的心融合在了一起 , 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然后主体部分围绕这一点精妙细绘 , 以游踪为线索 , 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完整地把整个阿里山的风景记录了下来 , 使得我们能窥见它的全貌 , 真正领略阿里山如画的美景 。从进山时林海的幽深、森林小火车的古典神韵到进入深山之后的清澈的潭水、静谧的林区、通幽的曲径、无边的森林、壮观的神木……处处如画 。最后一段,仍用《高山青》来终结,再次强调“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一线穿珠,妙不可言 。以歌开头,用歌结束 , 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
全文三大部分,清晰明了,又无故意划分之嫌疑 , 乍看不觉,读后方悟 。
凤头豹尾之美 。
这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不只是首尾呼应,而且各有千秋,恰合古人所讲之“凤头豹尾”说 。
第一段就像百鸟之王凤凰的头——卓而不群 。起笔平淡,由一次宴席中的一句话始 , 落到一首广为传唱、脍炙人口的歌上面 , 以悠扬的旋律开启下文 。引用宛若天成,不着痕迹 。最后一段就是豹尾——短促有力,有戛然而止之美,有回味无穷之韵 。它由下山路上不知名的谁哼起的《高山青》的旋律看似无意地回应开头 , 同时又宕开一笔,写到没有看到“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使文章平添了几分情趣,波澜顿生 。再回过头来归结全文“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的主旨,仅此一句,结束全文,留下无尽遐想 。
过渡巧妙之美 。
文章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按照游踪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依次写下来 。但是他不仅避免了叫人生厌的流水帐式的写法,而且通过巧妙的过渡手法,在时间的推移里 , 让内容逐层深入,令结构摇曳生姿 。
文中,第二段 , “不到阿里山 , 何以能说到了台湾?”是第一个推进文势的句子 , 由此作者开始了他的阿里山之旅 。“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 。接着第二个推进文势的句子出现了 。“不到神木 , 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文章内容进一步加深,并且展开了下面的一系列美丽画卷 。 , 直到神木出现 。借助于它们,文章便呈现出层层推进之势,有一种多姿多彩的感觉 。
点面结合之美 。
阿里山是18座山的总称,光森林区就囊括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四带,其美景层出不穷 。而作者是怎么展示一个完整的阿里山的呢?点面结合的写法功不可没 。
有面——莽莽林海、浓稠云雾 , 幽深之极,有点——坐在小火车上进山的独特感受;有面——满眼森林,静谧的世界,禅的世界,有点——神木,阿里山的标志、灵魂—……作者在移步换景的描写了各个景点的特征后,把这些汇总起来,就出来了整个阿里山的特征:幽深、宁静、清凉、神奇 , 展示了祖国河山的无限美好 。
语言典雅之美 。
作者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这一点在文中有充分的体现 。那典雅的语言之美真可谓“掷地作金石声” 。
例如:“亭午时分”出自郦道元的《三峡》,“入云深出亦沾衣”出自唐诗张旭的《山中留客》,“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诸如此类的语句很多,他游刃有余地把自己的积淀发挥得淋漓尽致 。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读者有更多的收获,得到更多的启发 。
阿里山纪行中为什么是这个"纪行"而不是这个“记行”因为是表示去敬佩的某件事和某物!所以用纪行 。
而记行是游记方面的?。?
阿里山纪行相关问题主体、中心: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 , 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赞美了“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 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来的共同愿望 。
结构、段意:
第一部分(1):写两岸学者欢聚台北——一两首歌开启 全文
第二部分(2-9):写游阿里山——以时间为序,采用移步换景法
第一层(2):写进阿里山——突出幽深
第二层(3-9):写到阿里山神木——突出“宁静、清凉、神奇”
第三部分(10):写下山——以《高山青》作结,呼应开头
写作特点:
1、采用“移步换景”发描写阿里山秀美的风光
(1)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
(2)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
(3)善于将局部之美结合起来反映对象的总面貌
2.本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
阿里山纪行作者的立足点和观察点 , 即作者的行踪线...1、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仅四十分钟就到了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 , 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 。
2、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 。
3、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 。
4、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 。
5、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 。
【阿里山纪行_阿里山纪行主要写了什么】6、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一位阿里山姑娘 。

阿里山纪行_阿里山纪行主要写了什么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了“阿里山的风光如画”,赞扬了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心会融会 。
分段概括:
第一部分(1),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 , 定下抒情基调 。
第二部分(2—9),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 , 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 。
第三部分(10),写下山 。仍以《高山青》作结 , 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里山纪行仿写阿里山纪行.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湛蓝海水 。天飞海燕,水漂鱼鸥,间或有如泣、如诉、如叹的声音,举目眺望、寻找、分辨 , 却不知来处 。那是广博的世界、悠然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智者的世界 。近海的人声总会戛然而止,被这宽容博大的气息震撼了 。临海者往往张开双臂 , 仿佛要把整个海洋都囊括进去,不再放手 。
沙滩的顽石尖贝全被海水打磨,圆润的、光滑的、温和的 。这是历经千磨万砺的圆润,离开了那锲而不舍的浪,离开了那丝丝缠绕的水,决计打磨不出这般的圆润 。它真像一个沧桑的老人 , 微笑温润的面对外加的悲喜、痴怨、爱恨 。
海浪恰似一队勇者,无畏无惧 。他们一次次冲锋,或者黯然退落 , 或者迸溅血汗,又或者粉身碎骨 。他们前赴后继,如刺秦的英雄,如抗金的斗士 。海水都是晶莹的,早已记不清坚定信念的起始 。虽是寒冬料峭的时节,天风呼啸,却阻不住海浪的进程 。我们的思想也被这信念征服了 。忽然间,我觉得 , 这不就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么?
阿里山纪行为什么没有鱼和动物???没错
就是突出山的寂静
森林肯定有动物和鱼的
这个毋庸置疑
阿里山纪行主要写了什么进山时抓住林海中幽深的特点;到阿里山小火车站抓住不同寻常的古典文化氛围;在深山深处抓住潭水清澈,林区宁静,曲径幽路,森林无边的特征;到了神木,抓住神木的巨大,悠久和遭受的"巨创".在采用移步换景描写了各个景点的特征后,把这些特征汇合起来 ,就反映了"阿里山风光美如画"的共同特征:幽深,宁静,清凉,神奇.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 , 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 。那时静谧的世界、洁净的世界 , 甚或禅的世界 。偶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
思古幽情
及令受此巨创,被用碗口粗的刚索系在另几棵原始大树上 , 依然爸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 , 无可匹敌 。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胆汁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了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 。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 。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 , 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它们排列之整肃 。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原来青草下边藏了满满一层花儿,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 , 躲在草下边,好象只要一努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全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