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梨园戏:“活化石”要活下来更要活起来

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泉州梨园戏 , 在共和国成立后曾数度进京献演 , 均获得极大的成功和声誉 。 其实 , 这个古老的剧种曾经走到戏班散棚、艺人回乡的末途 , 是新中国的“戏改”政策 , 让它绝处逢生 , 并从此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之路 。
守正方能创新
梨园戏能够独步于当今戏曲舞台 , 就在于它的“唯一性” 。 它不仅在剧目上传承了宋元南戏 , 而且还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虚拟化、程式化表演模式 。 舞台设置简朴 , 一桌二椅 , 深黑的天幕 , 四周以虚拟的栏杆界定演员有限的表演空间 , 传统的压脚鼓 , 配以南音的乐器 , 再加上演员服饰的本色扮相 , 让那个方丈舞台弥漫着一种古典的意蕴和古雅的格调 。
梨园戏素来有严格规范的“十八步科母” 。 以“手”姿为例 , 就有“拱手”“举手”“分手”“指手”“采手”“提手”“云手”之分 。 在具体表演中 , 旦角袖口短 , 双手袒露在外边 , 擅长创造出以各种动植物名称命名的“手”姿 , 诸如“兰花手”“姜母手”“鹰爪手”“毛蟹手”“观音手”等 。 在人物造型上 , 梨园戏也曾跟风模仿“宫装” 。 这种装扮虽看上去华丽、漂亮、光鲜 , 可缺少一份独有的底层百姓的泥土味 。 新世纪以来 , 梨园戏剧团加大“回归传统”的举措 , 经典剧目《陈三五娘》中黄五娘和益春两个角色造型 , 重新还原为传统民间的素衫裙与背心胸巾 。 这些剧种个性的本真回归 , 很值得赞赏与肯定 。
梨园戏多为“文戏” , 整体风格比较精致、典雅、优美 。 但在整理和改编传统剧目过程中 , 也发现有例外的现象 。 如《朱弁》 , 是经老艺人蔡尤本、刘鉴司口述抢救下来的传统剧目 , 尚留十一出 , 但剧情脱节严重 , 枝节芜蔓 。 新文艺工作者林任生改编时 , 抛弃原本“家国”并重的双主线 , 而以朱弁使金16年的故事为主线 , 凸显其忠贞坚毅的爱国情怀 , 格调偏悲壮 。 新世纪以后 , 著名编剧家王仁杰对林氏整理本进行一些新思考 , 认为该剧目虽能正面描写宋、金之间的民族矛盾 , 但却不敢充分描写“儿女家庭私情” , 甚为可惜 。 2021年 , 他推出新改编的《冷山记》 , 侧重从“儿女情长”切入 , 以反映“民族大义”主旨 。 该剧目增添“裁衣”一出 , 表现朱妻为婆婆祝寿而缝袄 , 刻画她的贤惠与善良 。 初看时 , 该出似乎与雪花公主无关 , 但实际有了这一层铺垫 , 才能极尽表现朱弁与雪花公主对外虽以夫妻相称 , 但对内只能以兄妹相待的另类爱情 。 至于“公主别”这一场 , 雪花公主赶往长亭 , 两人洒泪别离 。 雪花公主对朱弁的爱 , 真诚、纯洁而又无私 。 这种牺牲自我而无功利性的爱情 , 无论在古代还是今天 , 都令人感佩 。 为了充分诠释男女主人公的情感高潮 , 在此处安插了两支南音名曲——《心肝跋碎》和《举起金杯》 , 从而将剧场气氛带到了巅峰 , 尽显梨园戏文戏的独特魅力 。
“抢修”残缺剧目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 梨园剧团经抢救整理下来的传统剧目多达70多种 , 号称全本戏有46种 , 但实际上有很多缺失状况 。 在这些全本戏中 , 以《陈三五娘》《苏英》保存最全 , 分别是二十二出和二十七出 。 《陈三五娘》需要三个晚上才能演完 。 这一情形并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实际需求 , 因而剧团经过多次修改和删减 , 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会演时 , 仅剩九出 。 《苏英》剧目初排时也是需要三个晚上 , 后来剧团觉得该戏芜杂 , 索性搁置下来 。 1981年 , 该剧目才由编剧庄长江压缩为上下集、每集各七出后搬上舞台 。 因而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即使是较全的口述本 , 梨园戏也是在走一条删繁就简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