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居简介_鲁迅故居的简介

鲁迅故里简介
介绍鲁迅故里
绍兴鲁迅故居介绍绍兴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内东昌坊口新台门内 。约建于1810~1813年,原为鲁迅家早年的住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经修缮,成立鲁迅纪念馆,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鲁迅简介
建筑景点鲁迅祖居
三味书屋
鲁迅故居
百草园
风情园
鲁迅纪念馆
其他景点土谷祠
长 庆 寺
恒 济 当
静 修 庵
鲁迅文化广场
咸亨酒店
文物保护
鲁迅足迹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集地理位置
故居设置
鲁迅简介
建筑景点 鲁迅祖居
三味书屋
鲁迅故居
百草园
风情园
鲁迅纪念馆
其他景点 土谷祠
长 庆 寺
恒 济 当
静 修 庵
鲁迅文化广场
咸亨酒店
文物保护
鲁迅足迹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集展开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绍兴,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它东接宁波,西临杭州,距上海仅200公里左右,全市总面积790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占101平方公里 。绍兴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 , 自古即为旅游胜地,素以水乡、桥乡、酒乡、名士乡而闻名 , 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鲁迅故里景区,地处绍兴市区中心地带(鲁迅路与延安路交接口),是市区内现在保存最完好的历史景区 。作为绍兴对外文化宣传的主要窗口 , 鲁迅故里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广大游客 。到鲁迅故里景区的交通非常便捷 。每天都有数班车自各地直达绍兴 。从杭州、宁波、上海的快客分别是20分钟、40分钟、50分钟一班;在市区内以出租车和人力三轮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另外在景区内还可以乘坐绍兴特有的乌篷船游览各个景点 。
编辑本段故居设置
鲁迅故居在浙江省绍兴市东昌坊口19号(今鲁迅路2阗号)周家新台门内,1988年1月13日公布 。鲁迅故居所在的整个新台门约建于十九世纪初叶 。故居原为两进 , 前面一进已非原貌,周家的三间平房已被拆除 。后面一进是五间二层楼房 , 东首楼下小堂前,是吃饭、会客之处 , 后半间是鲁迅母亲的房间,西首楼下前半间是鲁迅祖母的卧室 。西次间是鲁迅诞生的房间 。楼后隔一天井,是灶间和堆放杂物的三间平房 。鲁迅的童年、少年时期在此度过,直至1899年出外求学 。1910年至1912年,鲁迅回乡任教亦居于此 。1912年至1919年间 , 鲁迅也曾几次回乡在此住过 。鲁迅故居后园是百草园,原是周家与附近住房共有的菜园 , 面积近2000平方米,童年时代的鲁迅常在这里玩耍,捕鸟 。绍兴东昌坊口11号(今鲁迅路198号)是私塾三味书屋,12岁至17岁的鲁迅在此读书 。鲁迅故居几经修葺,恢得了旧貌 。
编辑本段鲁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 , 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 , 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
编辑本段建筑景点
鲁迅祖居
在新建的鲁迅纪念馆陈列大厅的东首 , 就是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它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 , 后通咸欢河,西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 。鲁迅祖居
老台门占地 3087平方米 , 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其主体建筑共分四进,第一进俗称“台门斗” , 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 。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个台门的仪门上都挂上了翰林匾,它仿佛是三张巨大的名片,展示着主人的身份 。匾额的两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 。第二进为厅堂 , 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以作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之用 。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大匾“德寿堂”,两旁柱子上有一副红底黑字的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第三进是香火堂前,是作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 。儒家以孝为本,逢年过节堂上悬挂列祖列宗的祖像、安放牌位,设五事(火烛 .香炉之类),置祭品 , 五代以内的周家老少必进香磕头,行大礼、尽孝道 。第四进为楼房 , 亦称座楼 , 为居住之用 。第一进至第四进的左右,均建有对称的侧厢、楼房 , 房与屋之间都有廊屋贯通,以避日晒雨淋 。两侧天井点缀若干假山、石池等小景,雅而不俗 。整座周家老台门布局周密、严谨,极富绍兴地方特色 , 远远望去,白墙乌瓦,黑白分明 , 富有韵味 。清朝乾隆十九年,周家七世祖周绍鹏购得绍兴城内覆盆桥赵氏住宅,经过大规模的改建 , 成为颇具规模的台门宅院,这就是周家老台门,从此,覆盆桥周氏在老台门聚族而居,繁衍生息 。无名的《鲁迅的家世》中记载:“覆盆桥房最有钱的时候,三个台门共有三千多亩田和几爿当,”其实老台门和房的田产还不止这个数字 , 而且虽然经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冲击 , 和房仍是十分富有 。但和房到第十世时,没有儿子,根据“小绝长顶”的族规,便向智房要了一个,承继下去 , 这就是鲁迅曾祖父的幼弟,以后被统称为“十五老爷”的周以坶 。在覆盆桥周氏中 , 惟独和房单丁独传,因此资产集中 , 最为富有 。因为和房曾经营商业,所以那一房又特别称为“和记” 。鲁迅家虽与老台门的和房辈份相去甚远,但血统却是很近的 。鲁迅祖父周介孚出狱后 , 常到老台门找这位亲胞叔谈天 。一直以来,周家老台门为周氏族人居住 , 保存完好 。建国后,老台门被国家收购,拨款加以修葺 。先后曾为绍兴图书馆、民俗博物馆和文物管理处所用 。现在老台门又恢复了旧日样貌,里面的陈列是以周家老台门的建筑格局为基?。?周家鼎盛时期的面貌为背景,融合其他大户人家有代表性的生活场面作实景布置,向游客充分展示了清代绍兴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 。
三味书屋
寿家台门是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先生家的住屋 。寿镜吾(1849-1930),名怀鉴,字镜吾,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宿儒 。他品行端正,性格耿直,一生厌恶功名,自考中秀才后便不再应试 , 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 。鲁迅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寿家台门由寿镜吾的祖父峰岚公于嘉庆年间购置,总建筑面积795平方米,前临小河,架石桥以通 , 西有竹园,整幢建筑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闻名中外的三味书屋就在寿家台门的东侧厢房 。第一进 , 即台门斗,隐门上方悬挂着一块“文魁”匾,此匾是为鲁迅的塾师寿镜吾的兄长寿子持所悬挂的,他在光绪二年(1876年)中丙子科举人,此匾用来光耀门楣 , 并表示着寿家人曾经出过举人 , 是户书香人家 。在第一进台门斗的西边,穿过天井,有一小方竹园,竹园的北边厢房我们现在把它布置成“三余书屋”,“三余书屋”是“三味书屋”的原名,“三余书屋”的摆放仿照“三味书屋”,游客可以在这仿真的书屋里坐一坐,体验一下私塾生活,或者拍照留影 。第二进称为大堂前,每逢祖宗忌日,红白喜事,贵宾到来的聚会之地 。额枋悬挂着“思仁堂”匾一块 。厅堂柱子挂一浅绿色木板刻制的对联,联云:“品节泰山乔岳,襟怀流水行云” 。后边金柱上挂着对鲁迅的塾师寿镜吾德行、言论的赞颂抱对一副:“道义嘉谟见风骨,箴言懿德泽桑梓 。”穿过天井,即第三进--座楼 , 这里分别是小堂前、书房和寿镜吾先生卧室的原状陈列 。小堂前是用来接待亲朋好友的地方 。在退堂屏额上悬挂着一块“重游泮水”匾,这块匾是寿镜吾中秀才(入泮)的第六十年,即1928年他过世前的一年,他的侄儿寿孝天送来祝贺的 。鲁迅对寿镜吾先生充满了真挚的爱戴和敬意,离开绍兴之后 , 与寿镜吾先生一直有书信往来 。1906年鲁迅曾回绍兴,又去看望这位老师,给他讲外面的所见所闻,当时寿镜吾先生就是在这里接待他的 。寿镜吾先生的书房是典型的塾师之家的书房布置,设有《二十四史》专用书柜、普通书柜、文房用具等 。房内额枋上悬挂着“三余斋”匾,“三余”取义于《三国志》裴松之注 , 即董遇所说“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 , 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意思是人们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发奋学习 。在寿镜吾先生的卧室里放置着架子床、衣柜、箱柜、木躺椅、衣架、盥洗架等物品 。由于寿镜吾先生教学很严谨 , 他每年只收八个学生,认为多收了教不过来,所以他的教学收入很有限,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卧室摆设超过了当时寿镜吾先生实际的生活状况,其实他过着更为俭朴、清苦的生活 。从第三进往东,就是寿家台门的东厢房,分南、北两部分 。南边的厢房现陈列着介绍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的古代教育史,分“越中府县学、越中书院和越中学塾”三大块内容 。北边的厢房即为鲁迅先生的读书处——三味书屋 。鲁迅在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 , 走过一道石桥 , 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内一所颇负盛名的私塾 。鲁迅 12 岁开始到这里读书,前后长达约五年的时间 。三味书屋约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 。“三味”的意思为:读经味如稻粱 , 读史味如肴馔 , 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额和《松鹿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 。两边的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 。书屋正中的木方桌和高背椅子是塾师的讲台,两旁的椅子供来客歇坐,边上则为学生的座位 。鲁迅的座位最初在书屋的南墙下,由于别人常进出后园,走来走去影响他学习,就要求老师更换位置,把座位移到东北角 。鲁迅使用的是一张两抽屉的硬木书桌,桌面右边有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是鲁迅当年刻下的 。一次,鲁迅因故迟到 , 受到塾师的严厉批评,于是就刻下了这个“早”字 , 用以自勉 。鲁迅的求知欲很强,他除了学习《四书》、《五经》、《唐诗》以及汉魏六朝辞文和其他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之外,还找了许多课外书来读,如《尔雅音图》、《癸巳类稿》、《诗画舫》、《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等等 。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涯,使鲁迅受益匪浅 。鲁迅在此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的文学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小园,南北不过两丈,东西一丈多宽,后壁上挂有署名赵孟頫的“自怡”匾额一块,在亭外粉墙上还有寿镜吾之父寿云巢亲笔题写的一首四言诗:“栽花一年,看花十日 。珠璧春光 , 岂容轻失?彼伯兴师,煞景太烈 。愿上绿章,飙霖屏绝 。”园内有桂花树、腊梅树 。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常和同学们来小园嬉戏玩耍 , 他们在这方小天地里抓蟋蟀,找蝉蜕 , 看蚂蚁背苍蝇等 。鲁迅曾经说过:“孔孟的书我读得最早 , 最熟,然而倒似乎与我毫不相干 。”然而尽管如此 , 鲁迅对三味书屋仍留下非常深刻的记忆,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对它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三味书屋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 , 但保存十分完好 。房子、桌椅、匾额、对联等大多都是当年的原物 。建国后,三味书屋主人的裔孙寿积明等将它慨赠给国家 。三味书屋作为国家重点文物得到妥善的保护 , 并成为鲁迅纪念馆的一个重要开放场所 。
鲁迅故居
覆盆桥周氏房族由于嗣续繁衍,生齿激增,老台门房屋已不敷使用,在清朝嘉庆年间,周家在老台门以南、以西各购建住宅一所,称之为过桥台门和新台门 。新台门位于东昌坊口西侧,是一座大型的台门建筑,其规模和结构与老台门基本相同,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 , 共分六进,共有大小房屋80余间,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在内 , 共占地 4000 余平方米 。当时 , 新台门内共居住着覆盆桥周氏中的六个房族 , 而鲁迅故居则位于新台门的西面 。鲁迅在周家新台门内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踪迹 。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临街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 , 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 , 是鲁迅家出入的地方 。从黑色的台门进去,穿过小天井,是一间泥地的台门间,系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那里陈列着轿和橹 , 其中轿杠系鲁迅家的原物 。从台门斗侧门进去 , 有一口水井,它亦是当年的遗物 。穿过长廊 , 就到了桂花明堂 。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即由此而得名 。鲁迅小时候 , 夏天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听他的继祖母蒋氏给他猜谜 , 讲故事 。过了桂花明堂,便来到了鲁迅的卧室 。1909年夏,鲁迅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书 。辛亥革命期间,他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 。这是当时他在绍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 。鲁迅常常在这里备课、写作到深夜 。他的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就是在此写成的 。卧室里陈列着的一张铁梨木床,系鲁迅当年睡过的原物 。穿过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 。东首前半间是客厅,俗称“小堂前”,是鲁迅家吃饭、会客的地方 。鲁迅在绍任教期间,经常在这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 。小堂前里除了桌椅外,还陈列着一张皮躺椅,这是鲁迅父亲周伯宜在患病时用以休息的原物 。周伯宜(1861—1896),本名凤仪,秀才出身,因屡应乡试未中 , 一直闲居在家 。他思想开明,是洋务运动的同情者 。鲁迅祖父周福清科场舞弊案发后,周伯宜被革去秀才身份,十分伤感 。他常借酒消愁,后为病魔所缠,又为庸医所误,死时年仅36岁 。小堂前后面一板之隔为鲁迅母亲鲁瑞的卧室 。鲁迅的母亲鲁瑞(1858—1943),绍兴乡下安桥头人 。她性格和善而坚毅,原先不识字,但“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卧室南边放着一张大床,系鲁瑞睡过的原物 。靠北窗的桌子上陈列着鲁瑞做针线活用的生活匾、剪刀、尺子、粉袋、熨斗、线板等物,其中的一只袜船系当年她给工友王鹤照亲手缝制的原物 。西首前半间为鲁迅的继祖母蒋氏的卧室 。继祖母蒋氏(1842—1910),绍兴偏门外鲁墟人 。蒋氏性幽默,侄孙辈很喜欢到她那儿去聊天 。蒋氏常给幼年的鲁迅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民间故事和传说,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 。后来,鲁迅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蒋氏卧室后面是过道 , 有楼梯可上 。楼上东首一间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的卧室 。朱安(1878—1947),绍兴城内丁家弄人 。她是个旧式妇女,缠足 , 思想比较封建,与鲁迅在思想、情趣、文化爱好等方面都相去甚远 。1906年夏,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奉母亲之命回绍结婚 。鲁迅对朱安无爱情可言,他说:“这是一件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 。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婚后没几天,他便又回到日本东京 。从此,鲁迅和朱安做了一生的挂名夫妻,成为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 。朱安嫁到周家后,一直与鲁迅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侍奉婆婆一辈子 。穿过故居西首的长弄堂,便来到了厨房 。厨房里有一乘大户人家用的三眼大灶,还陈列着八仙桌和其他炊具 。壁上挂着一只很大的竹编菜罩,那是当年的“忙月”(季节工)章福庆为周家所做的原物 。章福庆,浙江上虞杜浦村人,他除了做农活外,还有一手竹匠手艺 。他经常到周家来做忙月,如种地,晒谷,修制竹器家具等 。他曾为少年鲁迅做过一些竹器玩具 , 鲁迅十分喜爱 。活忙不过来时,章福庆便将儿子章运水带来帮忙 。章运水和小鲁迅年纪相仿,“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鲁迅就是在这厨房里和他初次见面 , 成为好朋友的 。运水教鲁迅怎样捕鸟 , 讲述在海边沙地里看管西瓜、拿胡叉刺猹的故事,是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 。1921年,鲁迅在创作著名小说《故乡》时,以运水为模特儿 , 塑造了“闰土”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灶间北首,还有三间小房 , 这是在1981年纪念鲁迅百龄冥诞时,经过认真考证后修复的 。当年“忙月”章福庆在这里劳作、生活,东边一间是他的住所 。西边一间是堆积间,里面存放着稻谷及牵砻、风车、竹簟、锄头等农具杂物 。中间一间是过道,有门通向百草园 。1918年底,经过新台门周家六房共议,决定将整座新台门连同后面的百草园,一起卖给东邻朱姓 。朱姓在购得新台门后,大兴土木,将新台门连同他自己原有的住宅一起 , 改变原有结构,拆掉重新建造 。因此,新台门大部分房屋面目全非 。万幸的是,位于原台门西面的鲁迅故居的主要建筑未被改建,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2003年10月,新台门改建部分作复原陈列,周家新台门这座古色古香的深宅大院又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复原后的周家新台门共分三进 , 由台门斗、大厅、香火堂、侧厢及杂屋等组成 。台门斗内隐门正上方悬鲁迅祖父周福清“翰林”匾一块 。第二进“德寿堂”,为三开通间的大厅,是新台门整个房族公共活动的场所,以作喜庆、祝福、宴会宾客之用 。厅堂正上方与周家各台门一样高悬一块“德寿堂”大匾,匾下挂“松鹤图”大堂画一幅,并配对联一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两旁柱子上有楹联二副:“虚能引和静能生悟 , 仰以察古俯以观今 。”“持其志无暴其气 , 敏于事而慎于言 。”东西两侧则挂有红木嵌大理石“挂屏” 。第三进“香火堂”为辅助陈列 , 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周氏房族兴衰” 。展览通过大量的实物和照片,展示了周氏(鲁迅)家史,揭示绍兴周氏发展、壮大、衍变、式微的轨迹 , 重点介绍鲁迅祖父周福清、祖母蒋氏、父亲周伯宜、母亲鲁瑞、元配夫人朱安等直系亲属的生平事略,及他们对鲁迅一生产生的深刻影响 。第二部分“鲁迅与周作人”和第三部分“鲁迅与周建人”同样以图片为主,实物为辅的陈列方式 , 展示鲁迅与周作人、周建人的关系 。周作人部分 , 突出其日本留学时期与鲁迅的关系,及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功绩 。周建人部分,则重点介绍鲁迅对其的关怀、培养,及其成为一个民主革命家的历程 。
百草园
鲁迅曾经回忆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它为新台门周氏族人所共有,占地面积近 2000 平方米 。平时种一些瓜菜 , 秋后用来晒稻谷 。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来到百草园中玩耍嬉戏,捉蟋蟀 , 玩斑蝥,采桑椹,摘覆盆子,拔何首乌 。夏天在树荫下乘凉 , 冬天在雪地里捕鸟 。关于百草园的详细情状,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 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 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他非常留恋这个属于自己的乐园 。他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 , 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 , 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 , 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风情园
在绍兴鲁迅纪念馆西北侧,有一朱家台门,又称“老磐庐”,它西接周家新台门,东邻周家老台门,北临东咸欢河 。朱家台门环境幽雅,且寓古迹,为古城绍兴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花园台门建筑 。朱家台门的主人叫朱阆仙,即买下周家新台门的“朱文公的子孙” 。朱家台门原为越王望花宫故址 , 系明初名将胡大海官宅的一部分 。台门内有百年罗汉松、盘槐、红梅、绿萼梅等不少名贵花木,还有400平方米的一方水池,岁旱不干 。清宣统元年,绍兴名士程柏堂亲书“此地为越王望花宫故址,此池下通龙泉”,并勒石于池畔,“磐庐”因石而得名 。关于这块磐石,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 。这磐石为明代重臣朱赓故物 。当年,朱赓荣归故里,途经山东,见到此石,摩挲留恋甚久,其门生适在当地做官 , 权重一时,便割爱将这磐石馈赠恩师 。清土谷祠即土地庙 , “土”指土地神,谷,指五谷神 。塔子桥南堍也有一座土谷祠,它座落在长庆寺的斜对面 , 祠前有跨街台亭 。在飞檐重彩的跨街台亭上原有许多匾额,其中一块有“恩沛东陶 坊民寿怀鉴敬立”的字样 。寿怀鉴就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塾师寿镜吾先生 。这台亭一年至少要演两台戏,正月一台灯头戏 , 五月一台平安戏 。另外 , 坊里遭天灾人祸 , 也临时演戏,鲁迅幼时曾到这里看过戏 。这里并排有三个祠庙,最北面是土谷祠,中间为穆神庙 , 靠南面是财神堂 。土地庙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 , 这土谷祠也只有一间门面的宽,因为鲁迅笔下曾对这里作了较多的描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土谷祠的门口,除了大门,还有一道木栅门,涂成赭红色 。门口上面有宽宽的翻檐,下面是一支不高的石门槛 。第一进为门屋,廊柱上有一副抱对:“风调雨顺五谷丰 , 国泰民安六畜兴” 。中间是天井 , 两侧有围廊 。第二进是大殿,明间朝上陈设着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两尊坐像,神态慈祥亲切,正如两边抱对上所写的“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 , 深得百姓喜爱 。坐像上方悬挂红底金字大匾一块 , 上书“地载五福”四字,出自绍兴乡贤陶浚宣的魏碑体书法 。大殿前金柱上还有一副抱对:福自天中凭正直,德由义集须公平”,为隋朝大书法家智永字体 。平日的土谷祠不及长庆寺热闹,冷冷清清的 。但每到土地菩萨生日 , 即农历四月十四日那天,便有人来拜佛、烧香 。冬至日来点蜡烛,才显得比较热闹 。光绪末年,土谷祠是一个叫阿秋的庙祝掌管着 。因为土谷祠比较冷落,当时一些无家可归的乞丐、游民便住在庙堂内,掌管者也不去干涉他们,这里成了他们的栖身之地 。说起土谷祠,人们就会联想到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 , 说阿Q住在土谷祠,其实这里并非确有阿Q,只不过是鲁迅取材于此罢了:当年有个叫谢阿桂的,孑然一身,曾住在土谷祠 。他主要靠替别人舂米来维持生计,曾给周家打短工,但他沾有偷窃习气,名声不太好 。鲁迅对他比较熟悉,并以他为“模特儿”,在《阿Q正传》中 , 创作了“阿Q”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土谷祠废圮多年,现在的门面是在1981年时修复的 。2003年,绍兴市实施鲁迅故里保护工程,有关部门又出资对土谷祠进行了原址重建并恢复旧观 。中外来宾来此参观,常会回忆起鲁迅笔下的阿Q的生活情景 , 鲁迅夫人许广平说,在土谷祠能“更亲切地找到阿Q的所在,仿佛此中有熟人,呼之欲出” 。
长 庆 寺
长庆寺位于绍兴城南塔子桥南堍 , 距离鲁迅故居不到二百米,旧为绍兴八大寺之一,始建于唐永徽二年(651年) , 841—846年一度圮废,至958年又重建,堪称千年古刹 。寺院坐西朝东,赭墙黑瓦 。红色的山门上悬挂一块红底烫金的“长庆寺”匾额 。进门是头殿,原有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菩萨 。主殿分为前后两殿,前殿供有一尊如来大佛和十八罗汉,殿内石柱上刻有两副楹联:“九品莲台狮吼象鸣登法座 , 三尊金相龙吟虎啸出天台”;“炳惠照于西天教开两汉 , 荫慈灵于中土恩普十方” 。后殿是一尊木雕的千手观音像 , 鲁迅也说过:“我的确早看见寺里有丈余的大佛,有数尺或数寸的小菩萨”,殿内还有大小匾额五十多块 。鲁迅与长庆寺的关系,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鲁迅是周家的长子长孙,他出生的那年是闰年,生日是农历八月初三,正好与传说中的灶司菩萨同生日 。按旧时的民间说法,这样的孩子是很高贵的 , 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但是尅星多,只怕难以养大,因为鬼神是专门要作弄有“出息”的孩子的 。鲁迅的父母对于这种民间的迷信传说也信以为真,先是替襁褓中的鲁迅向菩萨去“报名”,就是说他已是“出家人”了,然后再拜和尚做师父,表示他已经“出家”做了小和尚,不再是俗人家的娇儿,借神灵的庇佑,可以免遭妖魔鬼怪的侵害了 。鲁迅说过:“我生在周氏是长男,“物以希为贵”,父亲怕我有出息,因此养不大,不到一岁,便领到长庆寺里去,拜了一个和尚为师了 。”这个和尚师父,就是当时长庆寺的住持和尚龙祖 , 鲁迅叫他“龙师父” 。龙师父给鲁迅取法名叫“长根”,鲁迅在《我的第一个师父》中称作“长庚” 。按绍兴音读法,“根”、“庚”同音,两者均有祈福增寿的意思 。龙师傅还给鲁迅一块铸有“三宝弟子 法名长根”字样的银八卦,一件用各色橄榄形小绸片缝缀而成的“百家衣”,以及一条称为“牛绳”的东西,上挂零星小件,如历本、镜子、银筛之类 。据说挂着或穿着这些东西可以避邪,小孩既能免遭意外 , 又能长命富贵 。在绍兴鲁迅纪念馆的陈列厅内,你还可以看到这些物品 。长庆寺
龙师父身材瘦长,脸形瘦削,颧骨高高的,眼睛细细的,是个颇有叛逆性格的人 。和尚照理是不应该留胡子的,可他却留着两绺下垂的胡子,更不合戒规的是,龙师父还有妻室 。他娶亲的经过很富戏剧性:有一回乡下在演社戏,龙师父去看戏 , 因为他和演戏的人认识,便上台去替他们敲锣,虽然年青的龙师父漂亮又能干,但是台下观众却认为他不务正业 , 看不惯骂了他,龙师父不甘示弱,顶撞了几句,于是台下甘蔗梢头雨点似地飞上台去,有几个还抢上前去想教训一下这个和尚 。台下毕竟是人多势众,龙师父虽有一手拳术也难于抵挡,只好落荒而逃,众人在后紧追,逼得他慌不择路,逃进了一户人家 。而这户人家只有一个年青的寡妇,那寡妇竟大胆地救护了他 , ……以后,龙师父就娶了那位寡妇为妻 。当时佛门戒律森严,只有“吹敲和尚”可以公
鲁迅故里景点怎么简介?鲁迅故里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鲁迅中路 , 由鲁迅纪念馆演化而来.
绍兴鲁迅纪念馆于1953年1月成立,它是建国后浙江省最早建立的纪念性人物博物馆 。它以鲁迅生平事迹的宣传教育、鲁迅文物资料的征集保护、鲁迅思想作品的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已发展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对外宣传教育的一个“窗口”和著名的人文景观,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2002年,绍兴市委、市政府本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 , 在鲁迅纪念馆原有基础上,慎重决策实施《鲁迅故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经过几年来的保护建设和修缮,鲁迅故里已初具规模 。不仅保持着鲁迅当年生活过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 , 还恢复了周家新台门、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等一批与鲁迅有关的古宅古迹,对存在于整个故里区域范围内的一般传统民居建筑 , 大都修旧如旧 。2004年5月,一座以“老房子,新空间”的设计理念建造的富有绍兴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展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在鲁迅故里落成 。
在鲁迅故里内可以看到昔日鲁迅嬉戏、游玩的周家新台门、周家老台门和朱家台门,追寻鲁迅成长中许多耐人寻味的踪迹,追忆鲁迅作品那字里行间透出的故乡情结,感受那似乎依然回荡于屋内似水流年的纯真时代,亲眼目睹这一中国南方独一无二的居民住宅风格——“绍兴台门” 。斑驳的历史一一再现 , 庭院深深的老台门内,一路汇集了多少古老的故事 。
现在的鲁迅故里已经成为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成为一个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 , 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 , 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 。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 , 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 。
1988年 , 鲁迅故居(含三味书屋、周家老台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纪念馆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1996年 , 被命名为浙江省文明示范博物馆,19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
鲁迅故居的简介【鲁迅故居简介_鲁迅故居的简介】绍兴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 。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出生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岁去南京求学 , 以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 。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 。这里原有的正中大门是六扇黑漆竹门 , 改建后已不复存在 。新台门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它是老台门八世祖周熊占 ( 1742 ~1821)在清朝嘉庆年间购地兴建的,同时建造的还有过桥台门 。鲁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台门,世系绵延,到了清光绪、宣统年间,整个周氏房族逐渐衰落 。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群屋宇连同屋后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 。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掉重建,但鲁迅家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幸得保存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整修,已经恢复旧观,原来的家俱也多数找回,并按原样陈列 。鲁迅故居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鲁迅故居
提供照片 更多照片
鲁迅1927年10月从广州来到上海,到1936年10月19日逝世,在上海整整生活了9年 , 曾先后住在虬江路景云里和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并经常去内山书店 , 也多次去过虹口公园 , 甚至在鲁迅逝世时就有人想过 , 要把虹口公园改名为鲁迅公园 。因此,后来将鲁迅的墓从万国公墓迁到了虹口公园内,1956年10月,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时,园内一座江南民房风格的鲁迅纪念馆建成,并于1988年,正式改名为“鲁迅公园” 。
鲁迅故居是一幢红砖红瓦的3层楼房,为一代文化巨匠1933年至1936年逝世前居住和工作的寓所 。在这里,鲁迅从事了大量创作,翻译、编辑工作、还组织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左联”活动 , 屋内现陈列着主人生前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写作用具 。
地址:山阴路132弄9号
可达公交线路有:18、21、47、51、52、70、79、97、100、101、134、139、217、222、939、502、942、508、937、529、531、537、541、552、579、592、597、828、848、853、854、863、875、游10路、机场四线、虹川专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