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全民阅读】唐宋诗中看襄阳(六)( 二 )


留醉襄阳 , 是苏轼对万乘之师的高山仰止
苏轼是中华文化的全能冠军 , 诗书画文 , 皆在前列 , 甚至美食 , 甚至幽默 , 都别具一格 。 苏轼对襄阳的感情 , 深厚又纯朴 , 其中充满了对先贤往圣的仰慕之情 。 苏轼是哪一年来襄阳的 , 没有认真去考证 , 但他确实到了襄阳 , 还专门到了隆中 , 造访诸葛亮隐居的躬耕之地 , 有感而发 , 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隆中》诗 。
诸葛来西国 , 千年爱未衰 。
今朝游故里 , 蜀客不胜悲 。
谁言襄阳野 , 生此万乘师 。
山中有遗貌 , 矫矫龙之姿 。
龙蟠山水秀 , 龙去渊潭移 。
空馀蜿蜒迹 , 使我寒涕垂 。
——苏轼《隆中》
九百四十多年前 , 苏轼以一个“蜀客”的名义 , 来到隆中旅游 , 拜访先贤 , 不胜感慨 , 发出了悲伤的声音 。 这悲伤不是为自己 , 而是为了“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蜀相 。 隆中 , 正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 苏轼言道 , “谁说襄阳隆中这个地方是个荒野之地了 。 就是这个地方 , 生出了帝王之师 。 山水秀丽 , 渊潭相移 。 到处都留下了先生的遗迹 , 而我再也见不到卧龙的身影 , 我为此泪流 。 ”苏轼是个极其达观的人 , 笑对命运的坎坷 , 能让他流泪的 , 除了“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的亡妻 , 就少有了 。 他在隆中拜访诸葛亮故里 , 是至真至情的流露 。
诸葛亮|【全民阅读】唐宋诗中看襄阳(六)
本文图片

古隆中景区三国故事演出 襄阳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杨东摄
“诸葛大名垂宇宙 , 隆中胜迹永清幽 。 ”这幅挂在隆中武侯祠里的对联 , 由董必武题写 , 道出了隆中胜迹的灵魂 。 “山不高而秀雅 , 水不深而澄清” , 隆中却地灵而人杰 , 孕育出一位中国传统文化忠臣与智者的杰出代表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先贤圣哲——诸葛亮 。 孔明青少年时在此躬耕 , 隐居求学 , 终成天下奇才 。 如今 , 庄重肃穆的武侯祠内 , 柏树森森的三顾堂前 , 高耸云端的腾龙阁上 , 禅意盎然的老龙洞边 , 处处回荡着先生那伟岸的身影 , 时时回响着“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赞叹 。 古隆中 , 正是那份延续千年的吸引 , 那份经久不衰的魔力 , 那份荡涤心灵的抚慰 , 那份点亮生命的光芒 。 “江山留胜迹 , 我辈复登临” , 用在此处 , 也非常贴切 。 今天 , 到访隆中的游客 , 如果知道苏东坡也曾来此旅游 , 还发出了这样一顿感慨 , 一定会心同此景 , 景同此心的 。
留醉襄阳 , 是古城生活的悠然惬意
“山水观形胜 , 留醉与襄阳 。 ”襄阳人的一天 , 是从早上的一碗牛肉(杂)面和一碗黄酒开始的 。 六点来钟 , 牛油裹着辣椒的特有浓香 , 在面馆的大锅里翻滚 , 在古城内飘荡开来 , 满大街冒着香气 , 吸入鼻中 , 灌入口里 , 味蕾就全部被打开了 。 那一碗黄酒 , 浅白中带着点微黄 , 亮澄澄的 , 倒进碗中 , 泛起一片酒花 , 几粒糯米漂浮着转动 , 尤其是冬天里 , 馆子外飘着雪花 , 一碗热热的黄酒下肚 , 周身就暖和了起来;那一碗牛肉面 , 面中加了碱 , 更有劲道 , 更有嚼头 , 吃了饱腹又耐饿 , 配上一把绿豆芽 , 在箕子里翻腾几下 , 捞到碗中 , 浇上一勺子大片的牛肉 , 香喷喷的 , 令人垂涎欲滴 。 一个城市 , 还是要有点烟火气 , 有点市井气 , 这是看似细小却事关民生的大事 。 一碗牛杂面 , 香了一座城 , 一碗黄酒 , 醉了一座城 , 牛杂面和黄酒 , 就成了襄阳这座古城独有的烟火气 , 生生不息 , 代代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