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深柳堂读书记︱向周叔弢先生学选书:谈乾隆刻本《歙砚辑考》( 三 )


李世倬无别集传世 , 也并未留下有关歙砚的论述 。 但从其通篇批注中可以看出 , 他本人即收藏歙砚 , 见闻甚广 , 而且对古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 如他在“苏文忠公砚说云 , 予家有歙砚 , 底有款识 , 云吴顺义元年处士汪少微铭……”条眉批曰:“此砚曾在苏州见过 , 乃马退山亲家徐氏所藏 , 欲得重价 , 留两日 。 古甚 , 黑色 。 长不及四寸 , 宽二寸余 。 ”按 , 马退山即马昂 , 清初画家 , 吴县人 , 以山水名家 , 李世倬曾从其游 。 又如“水波坑产瓜子罗纹 , 不可多得 。 与罗纹下坑相近 , 久失其详”条李注曰:“枣心瓜子 , 生平未一见 , 予却得之于吴会 , 吴人不知 。 适石孝廉讳倩同览 , 彼见而讶之 。 遂予一画一字易归 , 快事也!”其偶然得宝的欣喜跃然纸上 。 还有“庙前坑在罗纹山古庙前 , 石如紫玉 , 色间以金星 。 景祐时发取石数块 , 即迷其处 , 至今失传”一条 , 李世倬眉批曰:“闻观学使曾得庙前紫 , 且背有汴宋内府印 , 云是庙前红 , 非紫也 。 观讳保 , 现为掌院 。 ”这里李注提到的观保 , 乾隆二年中进士 , 后官至礼部尚书 , 影视剧《新还珠格格》中也有观保这个角色 。 从这些批注中 , 可见李世倬见闻之广博 , 收藏之精 。
古籍|深柳堂读书记︱向周叔弢先生学选书:谈乾隆刻本《歙砚辑考》
文章图片

李世倬的眉批
除了这些收藏见闻 , 李世倬还写下了很多他的思考 。 如在第十二页(文长不录)注曰:“古之品评不可不备涉 , 然不可不以所见而质之 , 便有不可尽信者 , 端石亦然 , 大抵非拂拭而试之久 , 未便信也 。 ”这个看法就非常实际 , 非深有体会者不能言也 。 其他批注尚多 , 就不一一转录了 。 总之 , 李世倬所批 , 又为本书增色不少 , 这就是周叔弢先生所说的第三好:题识好 。 书中李世倬钤印多方 , 有“世倬”朱文印、“李”“世倬”连珠朱文印 , 以及一方“清禄阁”朱文印 。 此“清禄阁”印未见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记载 , 但传世的李世倬作品中可见此印 , 如嘉德2013年春拍第1536号拍品李世倬“芍药图”立轴 , 即有此印记 。 此画作于康熙甲午年(1714) , 是李世倬青年时代的作品 。
古籍|深柳堂读书记︱向周叔弢先生学选书:谈乾隆刻本《歙砚辑考》
文章图片

李世倬的朱墨批注
还值得提出的是 , 李世倬与曹雪芹很可能也有比较密切的交往 。 2011年 , 《文汇报》发表了朱新华《关于曹芹溪的一则史料》 , 该文介绍了张大镛《自怡悦斋书画录》所著录的“李谷斋墨山水陈紫澜字合册” , 其第八幅陈浩跋云:“曹君芹溪携来李奉常仿云林画六幅质予 , 并索便书 。 秋灯残酒 , 觉烟云浮动在尺幅间 , 因随写数行 。 他时见谷斋 , 不知以为何如也 。 ”按 , 此跋语中的“李谷斋”和“李奉常”就是李世倬 。 显然陈浩跟李世倬是熟人 , 所以有“他时见谷斋”之语 。 那么 , 这里的曹芹溪是否就是曹雪芹 , 他和李世倬又是否相识呢?
根据朱新华文章的线索 , 沈治钧先生又进行深入研究 , 写出了“读陈浩《生香书屋诗集》书后”一文 , 发表于《红楼梦学刊》 。 沈文指出 , 陈浩的好友周立崖(1721-1779) , 跟曹雪芹好友敦敏敦诚也是来往十分密切的好友 , 且周立崖结识二敦在曹雪芹去世前三四年 , 这样一个同在京城的朋友圈 , 就把这几人联系起来了 。 对证明曹君芹溪就是曹雪芹 , 是一个有一定说服力的旁证 。
再看这个周立崖的仕宦经历 , 他也曾在通政司和太常寺任职 , 跟李世倬正好是一样的 。 当然李比周年长约三十岁 , 两人曾是同事的可能性不大 , 但互相认识的可能性却不小 。 如果这里的曹君芹溪的确是曹雪芹 , 以曹雪芹当时的财力 , 他能得到“李奉常仿云林画六幅” , 很可能不是购买所得 , 而李世倬本人赠送的可能性更大些 。 李曹两家同为汉军 , 祖籍亦不远(曹家祖籍也有沈阳、铁岭等说) , 当时两人又同在京城 , 且都爱好书画艺术 , 并有一些共同的友人 , 互相熟悉的可能性很大 。 再举一个例子 , 曾引起红学界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王南石绘《雪芹独坐幽篁图》 , 其上有观保题跋 , 这个观保就是李世倬批注中提到的“观学使” , “曹雪芹朋友圈”似乎又扩大了 , 这也算个小小的旁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