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农民工翻译海德格尔,有何不可? | 沸腾
对于他的选择 , 我们不妨多些宽容与尊重 。
文章图片
▲陈直翻译的海德格尔著作 。 图/社交媒体截图
文 | 和生
一个农民工因为翻译海德格尔 , 引发广泛关注 。
海德格尔或许大家不熟悉 , 他和维特斯斯坦并称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 , 著作以艰深著称 。
翻译“海德格尔哲学”学术著作的农民工 , 名叫陈直 , 今年31岁 。 二本辍学后 , 在各地打工 , 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 , 他坚持自学哲学 , 直至成为同学眼中的“失败者” 。
“农民工+海德格尔”的标签 , 成功让陈直成为聚焦点 , 关于他身上的“谜团” , 他内心的“撕裂” , 都颇值得解读与玩味 。
造成陈直今日的境遇 , 有诸多因素
如果深入了解陈直的经历 , 就会了解陈直“成为”农民工以及一直坚持读海德格尔 , 都有其原因 。
陈直本来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跨出农门” , 但因为过度沉迷哲学而放弃了数学专业的学习 , 导致辍学 。 此后 , 陈直便开启了作为“农民工”的打工生涯 。 辍学之后的陈直 , 一直无法改变他的生存境遇 。
一方面 , 他无法放下哲学 , 而打工的特殊环境某种程度上避免了社交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干扰 , 能让他在闲暇时专心攻读 。
另一方面 , 他的学历、背景、成长环境和性格等诸多因素 , 也让他面临改变生存境遇的困境——从他的叙述中能够看到 , 陈直因为从小遭受父亲的暴力和冷暴力 , 导致他内向、孤僻 , 极少与外界交流 。 这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发展 , 造成了他一直囿于读书、思考而畏于社交、外拓 。
对陈直而言 , 他的内心是纠结、复杂甚至是撕裂的 。 在现实中 , 他难以在周而复始的打工、劳作中找到价值归属 , 获得外界认可 , 实现价值认同 。
在哲学中 , 他依然是碰壁的 。 哲学学科发展到今天 , 早已经发展成为高度学术化、专业化的学科 , 能在哲学圈层里有新的创见和概念的延伸必须要有深厚的学识积累、受过专业化的学术训练 。
更何况 , 就哲学本身而言 , 基本的哲学命题已经被充分延展讨论 , 很难再去原创 , 就像陈直所说 , 他曾经枯坐很久 , 也最长只写出了500字的文章 , 因此 , 他才选择了去做翻译 。 但是 , 专业的学术化翻译 , 对学界外的人而言 , 门槛依然高不可及 , 陈直千辛万苦翻出的译稿 , 很可能也会面临无法出版的境况 。
陈直或许一直都未充分认识到 , 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哲学 , 向每一个爱智慧的人敞开怀抱 , 但专业化哲学学术的壁垒却早已高高筑起 。
文章图片
▲陈直在打印出来的《海德格尔指南》上做标记 。 图/陈直个人社交媒体平台
农民工就不能读海德格尔?
围绕陈直翻译海德格尔这事 , 外界有很深的偏见 。 这主要还是“海德格尔”与“农民工”两个标签 , 在世俗眼光中有着天然的矛盾 。
当外界用农民工的视角去衡量陈直 , 自然会得出他不务正业、无责任感、无上进心等结论 。 他与外界对农民工固有的“成见”格格不入 。
在有些人眼中 , 海德格尔与哲学高冷且“无用” , 是专业人员、“有闲人群”才可触及之物 , 而且更苛刻些说 , 是高学历和高层次的人才可研读的东西 。 一位农民工去研读哲学 , 与其“本职”工作毫无关联 , 更对其职业发展无用 , 而且也与其本身所处的阶层并不相匹 。
- 我们的天才儿子|《我们的天才儿子》常来的浙图,浙图找出了他的翻译十部作品
- 躁郁症@《我们的天才儿子》全网刷屏,父亲回应:小宇已回家,正在翻译新书
- 小宇|《我们的天才儿子》全网刷屏,父亲回应:小宇已回家,正在翻译新书
- 小宇$《我们的天才儿子》后续:金晓宇已回家翻译新书,杭州市翻译协会邀请其入会
- 小宇|《我们的天才儿子》全网刷屏,父亲回应:小宇已经回家,正在刻苦翻译
- 金晓宇|夜读|让我们流下眼泪的,不只是天才翻译家
- 肥乡|致肥乡区返乡农民工的一封信
- 南无阿弥陀佛#和尚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啥意思翻译后肃然起敬,却少有人知
- 沉浮|新生代农民工比大学生更拼命学习
- 童书$从事儿童文学翻译七十六年,他打开了中国孩子的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