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谷朗读亭|优谷朗读亭丨《一生读书始于诗》

优谷朗读亭|优谷朗读亭丨《一生读书始于诗》
本文图片

文 | 肖复兴/诵 | 冯硕
声明:本《朗读亭》栏目与广州优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 更名为《优谷朗读亭》 。 应广大诵友诉求 , 在县文化馆一楼大厅安装有两台朗读亭 , 完全免费 , 公益开放 。 欢迎广大市民前往体验 。
一生读书始于诗(节选)
作者:肖复兴
在我看来 , 对于孩子的启蒙 , 我们过于偏重道德与处世 。 我们常常忽略的 , 是对孩子精神与心灵方面的滋养 。 因此 , 我们现在的孩子 , 过于实际、实用、实惠 。
优谷朗读亭|优谷朗读亭丨《一生读书始于诗》
本文图片

其实 ,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诗的国度 , 而对于孩子精神与心灵的启蒙 , 最好的路径莫过于诗的教化 , 不仅形象生动、易学好懂 , 而且 , 潜移默化之中、审美滋润之中 , 影响人的一生 。 过去的《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的版本 , 广为流传 , 如今 , 我们却舍弃诗的教化传统 , 拾起《弟子规》老一套去让孩子接受 , 是否有些南辕北辙呢?
诗的教育 , 最好莫过于唐诗 , 唐诗里 , 最好莫过于绝句 。 以李白绝句为例 , 浅显流畅 , 充满想象 , 最适合孩子读 。 古人曾经有这样的高度评价:“太白绝句 , 每篇只与人别 , 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作 , 体格无一分形似 。 奇节风格 , 万世一人 。 ”
上面说的两篇 , 都是李白写的送别诗 。 送别的对象不同、情景不同、背景不同、心情不同 , 诗便不尽相同 。 看看李白如何写送别诗的 , 又是怎么样做到“体格无一分形似”的 , 会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情感的细致与别致 , 由此从小学会体味并珍惜情感 , 使一颗心变得日渐丰富与充盈起来 。
比如先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风直到夜郎西 。
头一句写时间 , 是春末时分;第二句写地点 。 虽“杨花落尽子规啼” , 以景带情 , 又道出送别的时间 , 可谓一石三鸟 , 写出几分离愁别绪的哀婉惆怅 。 但最好的还是最后两句 , 将李白送别的感情发挥得淋漓尽致 。
优谷朗读亭|优谷朗读亭丨《一生读书始于诗》
本文图片

试想 , 如果将这两句改成:我寄愁心去 , 直到夜郎西 。 还会有如此效果?肯定不会 。 少了“月”和“风”这两样景物的衬托 , 感情便显单薄 。 在这里 , “月”和“风”便显得如此举足轻重起来 。 “愁心”借“明月”遣怀 , 和“明月”融为一体 , “愁心” , 即所谓我们常说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心情 , 便有了依附 , 如明月一般 , 看得见 , 摸得着了 。 这样的心情 , 再随风一起飘逸 , 和王昌龄一起 , 不远千里到了贵州 , 该是多么动人和感人!
再来看《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
同样写送别 , 如果同样借用长江来写心情 , 说我送你的心情和江水一样滚滚而流 , 一直伴随你到了扬州 , 李白就做不到“体格无一分形似”了 。 在这里 , 第一、二句同样写地点与时间 , 关键是后两句 , 李白没有用常见的比喻 , 而是实情实景实录 , 人走了 , 船都看不见影子了 , 李白还站在那里望呢 ,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所谓依依惜别 , 在这里定格成了一幅生动的画 。
如果只有前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 没有下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 便仅仅是单摆浮搁的送别 。 有了这下一句 , 情感才在情境之中凸现 , 人看不见了 , 船看不见了 , 思念却如长江之水从天边涌来 , 不了之情 , 滚滚不尽 , 像音乐一样 , 有着余音袅袅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