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林如海身居高位,前途不可估量,为何要送黛玉去日薄西山的贾府?( 二 )
文章插图
我们重点谈谈第二种思路。现在传播的《红楼梦》文本,是林如海尚在世,贾母就派船前来接林黛玉去荣国府居住,既然父亲尚在,为何还让黛玉千里去京都?这一点原著中是有解释的: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大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她外祖母致意教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云不往?”——第3回
这里其实隐了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林黛玉母亲贾敏的去世,这才是促成贾母派人来接林黛玉的导火索,换句话说,如果贾敏还在世,必然就没有“林黛玉进贾府”的前提条件了。
文章插图
在封建时代,母亲对于女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林家这样的官宦之家。林如海每日忙于公务,林家又枝庶稀少,林黛玉的基本教育完全承自母亲贾敏,一旦母亲去世,林黛玉就完全丧失了接受“女式教育”的根基——总不能让林如海一个大男人来教林黛玉针线女红,三从四德吧!
按照原著的设置,此时的林黛玉方才五六岁的年纪,正是教育的关键期,她需要有一个老师、一个环境来熏染她书香门第贵族之家的小姐气质,否则任其野生野长,或者随便让奶妈嬷嬷随便教育,林黛玉岂不成了个野丫头?
考虑得再长远一些,将来等林黛玉出嫁时,她的成长经历、品德修养将会成为贵族婚嫁的重要考量之一,要是对方知道林黛玉从小没娘,也没怎么好好受教育,这会成为她一个很大的弱项。
文章插图
因此,林黛玉进贾府是相当有必要的,在这里有李纨这个大嫂子教针线女红、三从四德,又有贾家三艳作玩伴,更关键的是,在荣国府这样的赫赫大家,林黛玉能培养自身的眼界和能力。
贵族人家的小姐,将来出嫁后,基本上都是要当管家太太的,所以她们必须具备最基本的管家能力。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贾探春从来没有过管家经验,可一上手,就接了王夫人“协理大观园”的大项目,难道王夫人不怕探春干不好吗?要知道探春不过十几岁的小姑娘,之前也从没有过管理的经验。
文章插图
可事实却是,探春上来就轻车熟路,先是怒斥刁奴吴新登家的,其后又拿赵姨娘、贾宝玉、王熙凤扎筏子,树立自己的权威,蠲免大观园各处冗杂花费,还搞了“承包大观园”的项目,难道探春生下来就会管家?
自然是在贾家从小就耳濡目染,贵族大家小姐的教育,可不仅仅是女红针线,管家之道更是基础,只有在贾家这样的环境下,林黛玉才能经受这样的“教育”,为自己的未来提前打好基础,而这些种种,都是对林黛玉格外重要,但林如海无法做到的。
【 黛玉&林如海身居高位,前途不可估量,为何要送黛玉去日薄西山的贾府?】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