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宝$吴乔《围炉诗话》,人离别却怨画舸,什么是诗出侧面?

前言《围炉诗话》中,有一小段话值得大家思索,即“诗出侧面”:
诗意大抵出侧面。郑仲贤《送别》云:“亭亭画舸系春潭,只待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人自别离,却怨画舸。义山忆往事而怨锦瑟亦然。文出正面,诗出侧面,其道果然。
郑文宝$吴乔《围炉诗话》,人离别却怨画舸,什么是诗出侧面?
文章插图
一、容易理解的诗出侧面郑文宝(953-1013)字仲贤,一字伯玉,北宋诗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据说师事徐铉,徐铉就是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的南唐旧臣,后来李煜被毒死,徐铉多少有一点点责任。
郑文宝的这首诗写的是送别,但是并不是从正面写人物之间离别之情,而是带有怨恨的语气把责任推给画舸(船)。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小船儿不讲人情,只管把带有离情别恨的人送走。
这有点像金昌绪 (唐)的《春怨 》: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为什么要把黄莺打走,不让人家啼叫呢?因为: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诗出侧面,就是不从正面描写,例如不直说人的依依不舍,而是埋怨无情的花舸。不说思妇孤枕难眠,而是埋怨黄莺扰人。
上面这两首作品的诗出侧面,很容易令读者理解作者本来的意思。不存在王国维所说“隔”的问题。
郑文宝$吴乔《围炉诗话》,人离别却怨画舸,什么是诗出侧面?
文章插图
二、不太容易理解的诗出侧面但是还有一种,就不太容易被读者理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举例的这类诗,是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郑文宝$吴乔《围炉诗话》,人离别却怨画舸,什么是诗出侧面?】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吴乔认为:义山忆往事而怨《锦瑟》亦然。李商隐首联就把锦瑟放在“黄莺”、“画舸”的地位: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这首诗不像郑文宝和金昌绪的诗那么容易理解。至今关于《锦瑟》的解读众说纷纭,这里就不展开了。
又如朱庆余的《近试上张籍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如果不看题目,不了解朱庆余的创作背景,恐怕读者想不到朱庆余写这首诗是哈意思。其实他在问张籍,自己这次考试的结果。
类似的又如张九龄《归燕诗》:
海燕岁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这是一首咏物诗。了解背景的读者知道,张九龄失宠于唐玄宗后,担心受到李林甫的迫害,因此作诗以表达自己的态度。有点像举了白旗,告诉李林甫,我服软了,不会与你争权,你放过我吧。
郑文宝$吴乔《围炉诗话》,人离别却怨画舸,什么是诗出侧面?
文章插图
三、寄托与诗出侧面像张九龄《归燕》这类诗借物喻人,表面上写燕子,实际上表达诗人自己的感受。
这类诗词作品,被认为有“寄托”。宋末元初,王沂孙、唐钰、周密、张炎等人多次集会,以龙涎香、白莲、蝉、蟹等为题填词,借咏物寄托亡国哀思。
例如周密的《水龙吟·白莲》词云:
素鸾飞下青冥,舞衣半惹凉云碎。蓝田种玉,绿房迎晓,一奁秋意。擎露盘深,忆君凉夜,暗倾铅水。想鸳鸯、正结梨云好梦,西风冷、还惊起。
应是飞琼仙会。倚凉飙、碧簪斜坠。轻妆斗白,明榼照影,红衣羞避。霁月三更,粉云千点,静香十里。听湘弦奏彻,冰绡偷翦,聚相思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