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师|章子怡:雕刻时光 磨砺诗意|封面专访( 四 )


且她素来有大量阅片的习惯 , 脑子里逐渐积累起一个电影库 。 当拿起导筒的时候 , 她把脑海里所有符合该篇章风格的影像记忆调出来 , 然后一块块地垒在自己的电影里 。 同时她还在继续大量阅片 , 蔡耳朵经常在凌晨两点收到章子怡的短信——她又看了一部纪录片 , 感觉某些置景、美术手法可以用在电影中 。
她自谦作为新人导演是“摸着石头过河” , 但她又偏偏不是个满足于浅水区的人 。 《我和我的父辈》总监制黄建新跟章子怡开过几次会 , 看她反复纠结剧本和影片细节 。 开完会出来 , 他跟人说 , “这丫头疯了 , 钻进去出不来了 。 ”
执行导演蔡耳朵感受到章导的变化 , “她对这个戏的感觉 , 她要的东西 , 是越来越清晰的 , 而且也非常果断 。 ”在不断“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 , 她的动作逐渐成熟起来 。
雕刻师|章子怡:雕刻时光 磨砺诗意|封面专访
文章图片

第一次拍摄了30条 , 只有2条“勉强合格” , 第二次章子怡给孩子们开动员大会 , 一个个去讲戏 , 戏终于过关了 。 但15天后 , 章子怡在杀青之前又要再拍一次 。
“还有细节可以改进 , 我们还有时间再试一次 。 ”她想让画面要露出喇叭 , “让声音有来源” , 墙上的标语也要进行修改 。 最终效果出来 , 监视器前所有人一起欢呼 。
《我和我的父辈》之《诗》的特别首映礼在航天院举行 , 章子怡想让老航天人先看到这部电影 。 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戚发轫院士 , 如今已耄耋之年 , 他含着泪看完 , “电影真实再现了艰苦而幸福的生活 , 让我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 ”他跟章子怡说 , “电影人能搞得这么好 , 第一得有生活 , 你们肯定在内蒙待了很久 。 第二得有热爱 , 爱它 , 爱航天 。 ”
像水一样柔软
整整一年时间 , 章子怡都在打磨这个篇章 。 她拒绝了其他所有片约 , “这件事想不好 , 我没办法去想其他事情 。 ”
绝大部分的精力都要用于幕后 , 以至于她一度担心自己分身乏术 , 无法诠释好郁凯迎 。 过往每次拍戏 , 她要用三个月以上的时间进入角色 , 然后整个创作期都沉在角色里 。 但导演身份要求她必须“跳出来” 。
饰演张小平的李乃文经常感叹章子怡“太分裂了” 。 上一秒 , 章子怡还作为郁凯迎捧着骨灰盒 , 在丧夫的痛苦中从隐忍到哽咽再到爆发 , 但下一秒喊cut时 , 她立刻变回了章导 , 去跟摄影老师沟通问题 。
章子怡甚至开始感叹 , 做演员有多么轻松 。 以前一场戏拍完 , 她就问“导演你觉得怎么样?”但如今她成了那个回答“导演你觉得怎么样”的人 , 因此每场戏、每个细节、每个角色都得想清楚 。
“导演都不睡觉 , 我们拍完她回去跟我们开剪接会 , 开剧本会 , 她现在又在聊音乐 , 然后她又要演戏 。 ”章子怡习惯了在片场一路小跑 , 她先紧着拍完别人的戏 , 再拍自己的戏 , 然后有开不完的会 。 汪峰带着女儿来探班 , 她始终没能一起吃顿饭 。
“以前拍完戏 , 说‘导演辛苦了’就吃火锅去啦!”她打趣以前演员生涯说 。
面对演员的时候 , 她偶尔会想起之前的自己 , 因此越发敏感柔软起来 。
雕刻师|章子怡:雕刻时光 磨砺诗意|封面专访
文章图片

陈道明在《诗》中饰演几十年后的“哥哥” , 看着妹妹登上载人火箭 。 表演的时候 , 章子怡迟迟不喊CUT , 陈道明开玩笑说她使坏 , “为什么还不喊cut?”她解释说 , “自己演情绪戏的时候 , 特别害怕正来情绪 , 导演喊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