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手稿展,见字如面的感觉很不一样 | 胡晓明( 二 )


手稿!手稿展,见字如面的感觉很不一样 | 胡晓明
文章插图

手稿!手稿展,见字如面的感觉很不一样 | 胡晓明
文章插图

格非致诗人宋琳信(上世纪九十年代)
手稿!手稿展,见字如面的感觉很不一样 | 胡晓明
文章插图

手稿!手稿展,见字如面的感觉很不一样 | 胡晓明
文章插图

王晓明致宋琳信(上世纪九十年代)
手稿馆与文献展,当然还有打捞当代学术史料、文学史料的意义。这就从图书馆自身,延伸到了外面的学界与文化界。不久前上海市社联做社科大师的媒体宣传、纪念活动与学术地图,也用上了我们收集的老照片和信件、日记等资料。前几天学校举行纪念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诞生120周年活动,也用上了我们新建的名师库中的种种文献。这些都只属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特藏,是学校生命记忆的一部分。感谢支持作家批评家手稿展的所有捐赠人与借展人,他们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尘封的书写时代的留存物。我们可以透过这些略显发黄的纸张,看到当代学术史与文学史的皱褶里被忽视的细节,感受到历史与人物在场的气息。譬如,有几封作家之间私人的书信,真切地传递出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坛的一种空气:一种沙漠化、人文精神枯干、功利与拜金流行的空气。某作家写道:“真正的旁观者(比如你我)能否有理由和可能保持冷静?旁观者的写作是否是一种奢侈?这个问题对写作者来说非常关键。”类似这样一些严肃、用心的讨论,为后人唤回了时光,作家朋友之间的亲切问候、相互砥砺、彼此激励,正是丽娃河畔作家与批评家不甘于风花雪月、不坠于虚无主义,而更富于精神生活的见证。
手稿!手稿展,见字如面的感觉很不一样 | 胡晓明
文章插图

格非(右)和文贵良在展览现场
当代作家的手稿都有收藏价值么?最著名的大学手稿馆也曾经遇到这样的问题。英国著名诗人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1922-1985),曾在一篇讲辞《被忽视的责任:当代作家手稿》中写道:二十世纪初,牛津大学图书馆等英国图书馆,由于不关心当代诗人作家的手稿,结果那些手稿被美国一些大学图书馆收购。当时有图书馆馆员提出,他们不知道谁的作品将来会有收藏价值。拉金回答说:“当然是一个极度错综复杂的问题,而且还会引发文学评估的全部话题,但我并不认为这就是放弃收集手稿的理由。就像我从不认为如果猜不准哪匹马能够跑赢,就不该下赌注一样。”他又说,“我怀疑,如果一位图书馆馆员对这种魔力加持不产生丝毫反应,他能否成为一位出色的手稿收集者”;“一个国家的写作者是它最珍贵的资产财富。如果英国的图书馆馆员将这些手稿的收藏保管拱手交付给其他国家的图书馆馆员,等于是以不可挽回的方式,漠然放弃了自己最具回报价值的一项责任”。(见《思南文学选刊》2021年第5期)
手稿!手稿展,见字如面的感觉很不一样 | 胡晓明
文章插图

宋琳诗稿
拉金还提到一件令我深感惭愧的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布法罗大学洛克乌纪念图书馆馆长查尔斯·阿布特曾发起一项运动——他注意到作者手迹对于全面研究一首诗的重要性,所以开始向诗人们写信索要手稿。1938年春,阿布特居然乘坐著名的阿奎塔尼亚号邮轮,到英国四处采访,依靠一己之力开展这项行动。三个月内他拜望与接待了不少诗人,取得很大的成功。——而我这回收集作家批评家手稿,只不过动动手指,在朋友圈里转发了几回征集函而已。弯下腰来,柔软身段,是每个图书馆馆员做手稿收集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