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素|同情之书:没有同情心,是一种“恶”吗?

讨论人类的同情 , 亚当·斯密是一个我们绕不开的思想家 。 在名著《道德情操论》中 , 斯密写了一位与中国并无贸易往来的伦敦商人 , 他听闻中国发生的一场地震夺去了数万居民的生命而感到悲痛万分 。 然而 , 这种悲痛由于距离的遥远 , 不一会儿就化作了一种指向个人的慨叹:人生无常 , 珍惜当下 。 对远方他人的牵挂与共情 , 仿若过眼云烟 。 不过 , 当商人睡前得知自己“立即要失去一根小手指” , 他就立马彻夜难眠 。
【影响因素|同情之书:没有同情心,是一种“恶”吗?】“同情”这个概念是复杂的 , 正如人们对待它的态度一样 , 斯密的这个例子再形象不过地点出了这种复杂性 。 同情能作为道德坚实的基础吗?它是否能带来行动 , 又是否会导向虚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 技术的发展 ,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加不得不直面这些拷问 。
古往今来 , 讨论这些“拷问”的著作十分众多 , 借用的思想资源也横跨多个学科 。 本期专题分享的几位学者 , 包括写作《无处安放的同情》的汉宁·里德 , 都更多是从哲学、思想史的角度切入 。 以下列出另一些心理学、神经科学、历史学、社会学的当代作品 ,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情”更为丰富的面孔 。
影响因素|同情之书:没有同情心,是一种“恶”吗?
文章图片

本文出自11月19日专题《同情何处安放》的B05 。
「主题」B01丨同情何处安放
「主题」B02-03 | 安放于人性的同情
「主题」B04丨同情心的重要意义 , 在于指引行动
「主题」B04 | 同情之书 没有同情心 , 是一种“恶”吗?
「主题」B05 | 地铁 , 反映出现代城市生活的两面性
「文学」B06-B07 | 想象是她的使者
「文学」B08 | 阿尔丰斯·穆夏——风格即是一切
撰文 | 刘亚光
影响因素|同情之书:没有同情心,是一种“恶”吗?
文章图片

《摆脱共情》 , 作者:[加] 保罗·布卢姆 , 译者:徐卓人 , 版本:湛庐文化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年12月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 共情能力强的人通常都有很好的名声 , 他们往往被视作善良的好人 。 但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保罗·布卢姆的这本书 , 却旗帜鲜明地点出我们或许需要“摆脱共情” 。 布卢姆从自然科学的角度 , 重新细致论述了哲学家们所提醒我们警惕的那些共情所具有的风险 。
布卢姆将共情大体上分为“认知共情”与“情绪共情” , 前者指的是一种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 运用的是人的理性 , 而后者可能更接近于我们日常使用“同情”或者“共情”时的用法 , 一种对陷入困境的人们的情感共鸣 , “感同身受” , 这两种共情分别通过人脑中不同的系统运转 。
布卢姆认为 , 我们需要摆脱的是纯粹情绪上的共情 , 但却需要培养认知上的共情 。 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理由 , 即是情绪上的共情往往存在“可识别受害者效应” 。 例如 , 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 , 我们往往会为某个个体的经历动容并投以极大的关注 , 但却对“数据”兴趣寥寥 。 而“数据”的背后 , 可能才是需要被同情和帮助的更多数人 。 对他人情绪上的共情常常如聚光灯一般 , 照亮了一部分人 , 就会令另一部分人被忽视 。 这点在与自然灾害有关的报道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 今年河南、山西两地接连遭遇洪灾 , 省会城市受到的关注 , 收到的“同情” , 就明显地远远高出其他市县 。
在布卢姆看来 , 情绪共情的强烈 , 很有可能反倒让我们失去了情感本身的分寸 , 这点在教育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 布卢姆提及 , 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 过分地与孩子幼稚的心灵相共鸣 , 无疑会纵容孩子的很多行为 。 此外 , 共情也常常让事态走向一个事与愿违的结果 。 布卢姆同样提到了彼得·辛格的例子 , 辛格就认为 , 小额捐助在效益上很多时候是与慈善的目的相背离的 , 因为慈善机构管理这些钱的成本 , 甚至超过了这些钱本身 。 诚然 , 效益并不是我们行动的唯一理由 , 布卢姆的这些观点都非常有争议 , 但书中的实证分析较为丰富 , 不失为我们看待同情视角的一个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