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这个三维盒子漫游身边的历史,以阅读捡拾城市的灵感篇章

|带上这个三维盒子漫游身边的历史,以阅读捡拾城市的灵感篇章
本文图片

十九世纪初 , 欧洲的城市地平线消失于崛起的街道建筑 , 地铁开始建造 , 城市上空出现了飞艇 , 商业文化兴起 , 对现代人而言那是关于城市文化的“信息爆炸” , 哲学家本雅明在其中感受到了“空间、瞬间和非连续性” , 他发现成为一个都市漫游者的可能性 , 把街道当作自己家的客厅 , 自命为城市的“拾荒者”(波德莱尔的意象) , 捡拾思想的灵光碎片 。
站在今天另一个“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 , 我们又该如何去创意化地认识城市、阅读城市?近两年上海出现了与社区文化共建的“灯塔书房” , 与博物馆、古镇、河流文化结合的跨媒体阅读等创新形式 , 通过了解这些案例 , 我们将发现自身对城市文化的认知感受原来可以如此轻松从平面走向立体 , 从外部走向内部 。
|带上这个三维盒子漫游身边的历史,以阅读捡拾城市的灵感篇章
本文图片

多年前在探讨实体书店复兴方向的声音中 , 有一种声音落在了书店社区化定制的概念上 , 这种概念打破了读者与书店之间的供需关系 , 书店根据所在街区的阅读结构调整书架内容 , 并与附近居民或职工形成合作共建关系 , 通过书籍的流动构筑个人精神体验与公共文化间的桥梁 。
如今这样的书店实体已经在上海徐汇区多个地方悄然成型 , 如光合作用一般与附近社区形成了文化呼吸体 。 去年1月 , 徐汇区图书馆进行整体改建关闭了服务 , 作为一家公共图书馆 , 它开始探索如何以创新形式继续让馆藏图书为市民提供阅读服务 , 于是“灯塔书房”项目得到启动 。 所谓“灯塔书房” , 是通过灯塔学习群组自治设计、社会资源整合设计、国际资源互动 , 希望让阅读像“灯塔”一样照亮社区生活 , 引领全新生活方式 。 从去年至今 , 灯塔书房已经在龙南佳苑党群服务站、乐山邻里汇、徐家汇T站、衡复风貌馆、西岸美术馆等地实现了新型书店形态的布局 。
|带上这个三维盒子漫游身边的历史,以阅读捡拾城市的灵感篇章
本文图片

|带上这个三维盒子漫游身边的历史,以阅读捡拾城市的灵感篇章
本文图片

与社区街区气质契合的书房
|带上这个三维盒子漫游身边的历史,以阅读捡拾城市的灵感篇章
本文图片

风格鲜明的定制化以及跨界的阅读形式 , 是灯塔书房的重要特征 。 龙南“灯塔书房”附近是公益性人才公寓(公租房)项目 , 入住青年普遍学历较高 , 针对这些读者的特征 , 书房内部专门设计了围绕上海植物园、灯塔书房、“四史”教育、非遗文化的“龙南四章” , 将青年文化、“四史”教育、非遗文化、阅读文化有机结合 , 这里也配有咖啡饮料 , 为附近青年的周末时光带来了丰富的城市文化体验 。 而在乐山邻里汇这样的城市老街区环境里 , 摆放较多的书籍则是养生书籍和儿童绘本 , 墙面上还有“可撕拉的菜谱” , 这里自然成为了附近居民社交文化休闲的新聚集点 , 为实现社区新型互动和增强凝聚力提供了新形式 。
衡复风貌馆与西岸美术馆内的灯塔书房是今年新设立的两处书房 , 衡复风貌馆是一栋原名“修道院公寓”的西班牙风格住宅 , 张学良、梅兰芳、林语堂等名人都曾在这里有过活动史 , 作为一个与建筑本身红色记忆和百年人文契合的灯塔书房 , 它承担了“建筑可阅读”的相关内容 , 目前定期举办一些小型的诗歌朗诵、戏剧表演、音乐演奏等活动 。 与此类似的是位于西岸美术馆地下一层的灯塔书房 , 它主打专业性艺术阅读方向 , 特别配置西文原版艺术书籍、原版绘本以及热门时尚休闲类图书 , 美术馆馆员也将不定期为观众提供专业艺术鉴赏导读 , 此外这里还特别推出了一个“书架”共建项目 , 公众可以通过“书架”筹建计划捐赠书 , 成为“书架筹建合伙人” , 持续为“书架”带来新的阅读视野 ,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美术馆内容的共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