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现场|看这些青年艺术家疫情后的“重塑”与反思( 二 )


下面这件《视网膜·1》的原型是杨·凡·艾克著名的《根特祭坛画》 , 艺术家抽离并替换掉其中的内容 , 着重呈现一个经典的外轮廓 , 而观者一旦出现在它面前 , 观者也就通过镜而成为对象 , 从而也参与到书写《根特祭坛画》意义的过程中 。
疫情|现场|看这些青年艺术家疫情后的“重塑”与反思
文章图片

《视网膜·1》
一种纪念
北京画院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在点评获得王式廓基金会“年度艺术家”的厉槟源的作品时说:“厉槟源一直在做‘重塑’的工作 , 他将自己对家人的情感 , 一次次地用艺术家的坚韧和真情留给这个世界 。 我相信艺术的最核心恐怕就是这个‘真’字 。 除此之外 , 还要有把‘真’融化到作品中传播给世界的能力 。 ”
厉槟源的作品很容易触发人的身体感受 , 一种强烈的危险性、不确定性始终笼罩着观者 , 在他的影像中 , 他或者是西西弗斯一样在激流中挥臂的人、或者是与告诉运行的切制机对看、或者是站在一个正在起火的房间 。
疫情|现场|看这些青年艺术家疫情后的“重塑”与反思
文章图片

厉槟源作品
疫情|现场|看这些青年艺术家疫情后的“重塑”与反思
文章图片

厉槟源作品
厉槟源代表性作品《2cm》实施于中国偏远农村的一处石材加工厂 , 他的母亲在这里工作了近十年 , 她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打开一个巨大的切割石头的机器 。 厉槟源去到这台机器面前 , 正面对看切制机 , 在脸部离刀刃大约2cm处站立不动 。 “然后邀请我母亲再次启动了这台机器 , 我试图通过这台机器对身体的威胁来体验我母亲在此的每日工作 , 这个行为考验了我与母亲之间爱与信任的关系 。 尽管她对我的安危如此担忧 。 ”
疫情|现场|看这些青年艺术家疫情后的“重塑”与反思
文章图片

厉槟源作品
厉槟源的另外一件作品《最后一封信》则是纪念自己的父亲 。 1999年3月30日 , 远在东莞工厂打工做保安的父亲寄出了最后一封家信 , 过了几天他意外去世了 。 这一年他36岁 。 为了更好的在广东找到工作 , 他曾学习了粤语 。 厉槟源说:“2020年 , 我即将跨入我的36岁 , 我带着父亲的这封信回到了他最后生活过的地方 。 我将这封信的内容拆成了36段式 , 分别找了36位在东莞工作的保安教会我这36段粤语 , 最后我再将这封信用粤语完整的读了出来 。 ”
另外一位艺术家汤大尧同样在作品中投射自己的个人经历、故乡风物、以及心理体验等 , 这让其绘画呈现出多义性 。
自然、人工物与共同体
艺术家陈抱阳的艺术创作主要从对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兴趣开始延伸 , 他的作品中 , 机械臂小心保护着树苗 , 而用数字屏幕再现的树丛与星空有种诡异的绚烂 , 也更引发人的反思 。 同时也探讨全球科技进步语境下纵跨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技术权力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
【疫情|现场|看这些青年艺术家疫情后的“重塑”与反思】疫情|现场|看这些青年艺术家疫情后的“重塑”与反思
文章图片

陈抱阳作品
艺术家王思顺的作品主要包括雕塑 , 装置等媒介 。 他近几年持续的《启示》系列 , 将地预学和人类学相结合 , 艺术家以不同形状的石头来指涉人类各族群和身份以及人格涵义 , 将人与象形原石相联结 , 现场展览的石头 , 正像是不同身份、族群的人的头部像 , 引发观者的丰富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