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凛凛冬日,跟随古人来赏“花”!带着孩子一起涨知识!

【诗文|凛凛冬日,跟随古人来赏“花”!带着孩子一起涨知识!】梅的凌霜傲雪、兰的清姿绰约、竹的宁折不弯、菊的恬淡脱俗……寒冬已至 , 虽冬日凛凛 , 但古人笔下的“花中四君子”依然绽放着独特的风采 , 跟播报君一起来看看——
诗文|凛凛冬日,跟随古人来赏“花”!带着孩子一起涨知识!
文章图片


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 梅 , 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 , 为有暗香来 。
赏析
墙角有几枝梅花 , 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 , 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 诗文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 , 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 , 以梅拟人 , 凌寒独开 , 喻典品格高贵 , 暗香沁人 。 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 。
墨梅
〔元代〕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
朵朵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好颜色 ,
只留清气满乾坤 。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 。 画中小池边的梅树 , 花朵盛开 , 由淡墨画成 , 外表虽然并不娇艳 , 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 , 讨好人 , 求得人们的夸奖 , 只愿散发一股清香 , 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 , 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 实际上是借梅自喻 , 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

感遇十二首·其一
〔唐代〕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 , 桂华秋皎洁 。
欣欣此生意 , 自尔为佳节 。
谁知林栖者 , 闻风坐相悦 。
草木有本心 , 何求美人折!
赏析
兰、桂这些“草木君子”只要逢时就会欣欣向荣 , 生机盎然 。 兰叶在春风吹拂下“葳蕤”繁茂 , 春兰秋桂生意勃发 , 春、秋因兰、桂而成为美好的季节 。 兰、桂散发芳香并非有意希求人们来折取它 , 欣赏它 , 而是纯粹出于它们的本性 。 这首诗以兰、桂自况 , 诗人借兰桂之芳香比喻自己的高志美德 , 使人感到贴切自然 , 蕴含深厚 。
题画兰
〔清代〕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 ,
突岩深缝妙香稠 。
非无脚下浮云闹 ,
来不相知去不留 。
赏析
兰花生长在山岩最高处 , 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裂缝中 , 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 脚下不是没有浮云翻滚喧闹 , 只是不关心他们什么时候来 , 什么时候走 。 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 , 卓尔独立的品行 , 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 , 诗人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 。

庭竹
〔唐代〕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 , 风摇青玉枝 。
依依似君子 , 无地不相宜 。
赏析
露水洗涤铅粉骨节 , 微风摇动青色的玉枝条 。 随风飘摇恰似君子 , 无论哪里都适宜生长 。 诗文描写竹 , 竹子直节挺立 , 就像君子一样挺拔 , 千村万陌 , 无处不有 。 诗文借以表达诗人自己便如同是竹子一样的君子 ,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清高自立 。
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
赏析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 , 它不是孤立的竹 , 也不是静止的竹 , 而是岩竹 , 是风竹 。 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 , 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 , 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 , 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 , 也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 , 曲折恶劣的环境中 , 战胜困难 , 面对现实 , 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