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修身齐家:齐家之要在修身

修身|修身齐家:齐家之要在修身
本文图片

古之仁人志士 , 无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目标 。 我们常说“修身齐家” , “修身”和“齐家”意义何在?二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修身”一词最早见于《墨子·非儒》:“远施周偏 , 近以修身” 。 “修”是一个形声字 , 《说文解字》解释为:“修 , 饰也 。 从彡 , 攸声 。 ”修的本义为“装饰、修饰” , 后来从外在的修饰引申为内在的修养 , “修身”的“修”就是取“涵养、修养”之义 。 “修身”即为修养身心 , 涵养德性 , 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修养和道德情操 。
先秦儒家极为看重修身 。 《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修德”“修己” , 指出“正人”要从“正己”开始 , 强调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塑造崇高人格;孟子说“修身以俟之 , 所以立命也” , 将修身养性作为安身立命之法;荀子著有《修身》篇 , 其中说“以修身自强 , 则名配尧、禹” , 认为通过修身不断涵养个人品格 , 则可以达到尧、禹这样的圣人境界 。
“齐”是一个象形字 , 甲骨文和金文均像谷穗上端之形 。 《说文解字》说:“禾、麦吐穗 , 上平也 。 象形 。 ”齐的本义就是指禾苗和麦子吐穗时 , 穗子上端处于同一高度 , 后来泛指“整齐” , 引申为“整治、整理”之义 。 “齐家”意为整肃家风家规 , 实现家族关系的和谐美满 。 家风是一个家庭作风的体现 , 是一个家族繁衍兴旺的基础 , 优良家风的培育不仅需要一代人的努力 , 更需要家族世代的传承 。 “齐家”之所以如此重要 , 关键在于可整齐家风 , 进而形成良好风尚 , 这也是古往今来人们如此注重“齐家”的原因所在 。
“修身齐家”是后世经归纳而成的一个词语 , 语出《礼记·大学》 , 其中说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 先致其知 。 致知在格物 , 物格而后知至 , 知至而后意诚 , 意诚而后心正 , 心正而后身修 , 身修而后家齐 , 家齐而后国治 , 国治而后天下平 。 ”后被理学家朱熹在其所著的《大学章句》中归纳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后人称之为《大学》八条目 。 这八者环环相扣 , 层层递进 , 其中“修身”和“齐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 可以说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 是修身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 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目的 , 其中 , 齐家又处在基础性地位 。
那么 , “修身”和“齐家”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为何将二者连用?实际上 , 早在先秦时期 , 孟子就已经对二者关系作过深刻阐释 。 《孟子·离娄上》中说:“人有恒言 , 皆曰 , ‘天下国家 。 ’天下之本在国 , 国之本在家 , 家之本在身 。 ”孟子直接点明家庭的根本在于每个人自身 , 齐家之要在于修身 , 修身是齐家的前提 。
南北朝著名教育家颜之推曾说:“夫风化者 , 自上而行于下者也 , 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 , 兄不友则弟不恭 , 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 ”只有每个人先做到修身立德 , 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 才能树立起道德标杆 , 通过自身示范来带动家人效仿 , 从而形成良好家庭风尚 , 这是“齐家”的要点所在 , 也是“修身”之于“齐家”的重要意义 。
【修身|修身齐家:齐家之要在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