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荣|荀子的修身思想

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原文刊发于《学术界》2021年第10期
【|杨国荣|荀子的修身思想】摘要:修身和为学之间的关联构成了儒学的重要方面 。 为学首先以超越自然状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为其目标 。 这一意义上的为学首先意味着提升人的理性能力 。 按照荀子的理解 , 正是这种理性能力 , 使得人可以超越单纯感性的冲动 , 趋向于更为合理的取舍 。 学不可以已 , 表明为学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 , 自身涵养的过程也同样如此 。 荀子肯定学和思无法分离 , 其中涉及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掌握和个体的创造性思考之间的互动 。 通过广义之学以成人的过程 , 以化性起伪为内容 , 后者与去陋(扩展视野)、解蔽(克服片面性)相联系 , 既有赖于人自身的努力 , 也离不开礼义教化等环境的作用 。 作为修身的过程 , 广义之学同时表现为身心之学 , 其目标则是学以成人、积以成圣 。
关键词:修身;为学;成人;成圣
如所周知 , 从早期开始 , 儒学便对修身非常注重 。 从孔子、孟子到荀子 , 一直对个体的修身给予特别的关注 。 在儒学中 , 修身不仅仅是闭门修炼、静养等过程 , 而是与广义上的为学联系在一起 。 孔子的主要代表性著作《论语》的第一篇为《学而》 , 荀子的主要代表性著作《荀子》中的第一篇则是《劝学》 , 两者都是以学为首要的关注之点 。 儒家所说的“学”并不限于知识的掌握或经验的积累 , 而是与广义上人的成就、自我的修身过程联系在一起 , 并以学以成人、积以成圣为目标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修身与为学无法相分离 。
一、修身与为学
展开来看 , 修身过程首先涉及的是性和情之间的关系 。 人之情 , 首先表现为自然的倾向 。 荀子主要从自然的角度讨论情 , 在他看来 , “人之情:食 , 欲有刍豢;衣 , 欲有文绣;行 , 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 , 是人之情也 。 ”(《荀子·荣辱》)人生来都希望食有佳肴 , 衣饰华丽 , 出门有车 , 财富有余 , 追求这些目标 , 属于人之常情 。 这里所说的“情”具有感性的特点 , 与口舌之欲、物质享受等等相联系 。 在这一自然层面上 , 人与人之间都有相通之处 。
然而 , 按照荀子的理解 , 人们的自然追求和实际生活中的选择并不一致 。 如上所言 , 按照人之常情 , 人总是追求欲望的满足 ,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 , 人却并非仅仅听从感性的要求 。 在荀子看来 , 之所以如此 , 是因为人具有抑制自然欲望的能力 。 比如 , 人希望食有肉肴 , 但在日常生活中 , 却不敢顿顿以肉为食;再比如 , 人的家里也许有一些上等的衣料 , 但出行时却并非每次都穿着华丽的服装 。 这一切 , 都涉及日常的节制 。 之所以如此 , 是因为如果无限制地追求欲望 , 以后就会难乎为继:“非不欲也 , 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 。 ”(《荀子·荣辱》)荀子由此得出了结论:凡人都具有抑制自身欲望的能力 , 并非完全跟着感觉走 , 所谓“长虑顾后” , 便体现了理性的能力 。 抑制自身欲望的前提 , 是这些欲望本身具有可抑制性或可控性 。 对欲望的这种节制与人的思虑联系在一起 , 表现为思前想后 。 也就是说 , 人在实际生活中总是基于多方面考虑 , 然后再作出自己的决断 。
可以看到 , 对某种欲望加以控制 , 主要体现为理性的制约 。 理性意义上的思虑与仅仅出于感性需要的冲动和追求有所不同 , 理性的考虑意味着注重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向 。 按照荀子的理解 , 自然意义上的欲望和思前想后的思虑在人身上同时存在:人一方面有自然欲望 , 另一方面又具有理性的能力 , 正是这种理性能力 , 使得人可以超越单纯感性的冲动 , 趋向于更为合理的取舍 。 这也是人不同于动物(禽兽)之处:动物的活动主要依据自己的感性欲求 , 人则可以通过理性的思考来作出更适当的判断 。 按照荀子的理解 , 如果人不能长虑顾后 , 往往会导致消极的社会后果 。 从日常生活来说 , 一旦一个人完全不考虑未来如何 , 对感性欲望不加控制 , 只顾当前的享受 , 最后将使个人的生活资源趋于枯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