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他出一上联:一不要钱,二不要命,老农加了几笔

我国民间每到新春佳节到来时,都有个习俗,就是贴春联。这项习俗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可以追溯到周朝的时候,此后历经发展,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古时候,文人们喜欢在一起切磋学问,除了吟诗作画、谈论古今以外,还有就是对对子。比如说明清的时候,不光文人爱对,就连统治者也非常喜欢。乾隆就时常拉着纪晓岚在身边,时不时给他出上一个难题考考他。而笔者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也挺有意思,就是关于对联。老农#他出一上联:一不要钱,二不要命,老农加了几笔
文章插图
古时候可不像现在,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那时候毕竟奉行的是小农经济,一个村里也出不了几个读书人。一来是因为家里条件差,毕竟都是看天吃饭,遇上收成不好的时候,别说读书,吃饭都成问题。再者是当时国家可没现在的实力,在教育上有任何补贴,光靠老百姓,显然是不够的。老农#他出一上联:一不要钱,二不要命,老农加了几笔
文章插图
当时的读书人一生饱读诗书,特别是年轻时非常刻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考取功名。比如说科举考试,很多人穷极一生,都在为其奋斗。能够入朝为官,靠着朝廷俸禄生活,这是读书带来的最直观好处。而就算再不济,也能在村子里的私塾当个教书先生。所以相比普通农民,读书人的社会地位要高很多。在清朝乾隆年间,正逢太平盛世,老百姓生活安危,当官的也过得舒服。当时江南有一个书生终于熬出了头,在科举考试时成功中得举人,这意味着他可以进入仕途了。这不他很快就被安排到一个地方当县令。尽管是个九品小官,但每月能有俸禄可领,终究是脱离了自己原来的阶层,社会地位和收入肯定比之前要强很多。老农#他出一上联:一不要钱,二不要命,老农加了几笔
文章插图
而这县令刚到地方上任的时候,恰好赶上了新年,城里一片喜庆,老百姓都在为节日忙碌着。作为县太爷,他也寻思着做点儿什么。见邻里都在贴对联,他也想到自己作为读书人,何不写一篇对联呢?于是回到书房大笔一挥,写下了这么一副对联,上联:一不要钱,二不要命。下联:三不要官,四不要名。身旁的师爷看了连忙拍手称快,这县令自己也甚为得意,遂叫人贴在门口。老农#他出一上联:一不要钱,二不要命,老农加了几笔
文章插图
县衙门口贴出新对联以后,城里百姓纷纷来看,他们到想瞧瞧这新上任的县太爷有多大能耐,顺便还可以八卦一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一时间众人也看不出个究竟,直到一位老农的出现。老农#他出一上联:一不要钱,二不要命,老农加了几笔
文章插图
几天后,一位老农干活刚好好经过县衙,他看到对联以后心生一计,于是将其改掉,加了几个字。也就成了这样:一不要钱,嫌少;二不要命,嫌老。三不要官,嫌小;四不要名,嫌臭。加了几个字以后,对联的意思就全变了,很快衙门里的人看到了“新”对联,于是将此事告诉了县令。这县令得知对联被改,非常生气,马上到门口看看,究竟是谁有那么大胆子。结果一瞧,却看到一位其貌不扬的老农。而他再看到对联后,明白了这老农其实是在讽刺他,于是脸都绿了,但又不好当场发作,有苦也说不出。老农#他出一上联:一不要钱,二不要命,老农加了几笔
文章插图
老农所改的对联也合情合理,县令根本没理由治罪,还得在其身旁不断赔笑。经过这件事以后,县令也懂得了什么叫年轻气盛,此后便安心当一个父母官,没想到他还成了一名的好官,清正廉洁,深受老百姓爱戴,而这一切都因为那个老农。关于老农的身份,有人觉得他就是读过几天私塾,有的则认为是隐居的高人,大家觉得他到底是何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