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宇|“东北文艺复兴”?不,东北影视从来没有式微过

2021年11月24日 刊| 总第2698期
这两年 , “东北文艺复兴”一说颇为流行 。 近日 , 《漠河舞厅》爆红后 , 此说尤甚 。
【班宇|“东北文艺复兴”?不,东北影视从来没有式微过】何为“东北文艺复兴”?这个概念 , 最早由《野狼disco》作者董宝石在综艺《吐槽大会》上 , 以讲段子的形式提出 , 随后逐渐流传开来 。 网友还效仿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 攒出一个“东北文艺复兴三杰”:双雪涛、班宇、郑执 。
双雪涛、班宇、郑执三人 , 都是80后青年作家 。
有人将他们和过去的东北作家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并称 。 严肃文学期刊《钟山》《扬子江文学评论》主办的“新世纪文学二十年20家/部”评选活动里 , 双雪涛、班宇位列“新世纪二十年青年作家20家”的提名之中 。
班宇|“东北文艺复兴”?不,东北影视从来没有式微过
文章图片

双雪涛(左)、班宇(中)、郑执(右)
不过 , 东北文艺真的需要复兴吗?文学的事先放一边 , 单从影视领域说的话 , 东北的影响力其实从未衰退过 。 近20年来 , 东北影视经历了从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乡村喜剧到悬疑犯罪黑色电影 , 再到如今多元化百花齐放的转型 。
这种转型 , 并非逼不得已的被迫之举 , 其本质还是基于时代变化做出的自调整 。
东风压倒西风
或许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 , 地域特色能有东北这般鲜明 。
这个常年寒冷的“白山黑水”之地 , 大众对其主流印象通常只有一个:喜剧 。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 以赵本山、范伟为代表的东北喜剧人通过每年的春晚正式亮相全国 。 小品也逐渐取代了相声 , 成了观众每年最期待的语言节目 。
那些年 , 在不少观众的心中 , 相声俨然是明日黄花 。 直到郭德纲起势 , 它才有了振作的迹象 。 即便如此 , 如今春晚的重头戏仍是小品 。
这种特有的喜剧风格 , 也投射到电视剧上 。 受制于小品的时长而无法完全展现的语言幽默 , 在连绵不断的剧集中得以尽数表达 。
比如 , 最先“破圈”的《东北一家人》 。 虽不知雪村演唱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起了多大作用 , 但它的确将大众对东北的印象推向了高点 。 彼时提起东北 , 人们率先想起的就是豪爽、敞亮、幽默、能喝等地域特质 。
班宇|“东北文艺复兴”?不,东北影视从来没有式微过
文章图片

《东北一家人》
尔后 , 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赵氏喜剧 。 《刘老根1、2》《马大帅1、2、3》和《乡村爱情》系列 , 让全国观众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东北 。 在这片“黑土地”上 , 有热闹的邻里关系 , 有农民进城的不适 , 更有数不清的荒诞故事 。
21世纪的前10年 , 东北在喜剧领域没有对手 。 纵然其他地域在努力表达自己的本土文化 , 比如京味剧、粤语剧 , 但不论是普及程度还是思想深度 , 还是略有不及 。 至于更早的川味剧 , 只推出《傻儿师长》三部曲就草草收场 。
可惜的是 ,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 , 赵氏喜剧逐渐转型 , 在网友看来“深度堪比《浮士德》”的《马大帅》再也不见 , 取而代之的更时髦、更俏皮的《乡村爱情》续作 。 农民不用进城了 , 也就不再尴尬 , 就在自家这一亩三分地玩 。
班宇|“东北文艺复兴”?不,东北影视从来没有式微过
文章图片

《马大帅》
东风压倒西风 。 赵氏喜剧衰退之后 , 东北影视的疆域逐渐被黑色电影所占领 。 最典型的即是刁亦男自编自导的《白日焰火》 。 该片上映时获誉无数 , 有人将之称为“中国式黑色电影的璀璨之光” 。 它让“闹腾”的黑土地成了悬疑热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