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轼有一首治愈词,即使历经千年,也依旧温暖着世人
纵观苏轼一生,他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智者。在苏轼的诗词中,自然事物与人生哲理开始融合,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譬如,苏轼的代表诗作《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借助了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了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文章插图
如此一来,《题西林壁》便成了启迪和警醒世人的千古名篇。再如苏轼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亦是通过一件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了旷达超脱的胸襟,展现着他的人生智慧,以及精神追求。因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虽然没有《题西林壁》那样的哲理,但是却有超凡脱俗的人生信念,治愈着一代又一代人。
文章插图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可以说是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就在这样的处境下,苏轼从野外途中的自然风雨,想到了自己的人生风雨,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这种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显然历经千年,也依旧影响着世人。
文章插图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首先,苏轼在词的开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就直接抒发了一种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即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风雨声,不妨一边放声吟咏着,一边悠然地前行。需要注意的是,苏轼这里其实是呼应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即苏轼的朋友都为忽然而至的风雨而深感狼狈,苏轼自己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
文章插图
而苏轼有了这种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自然也就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了,即我有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所以没什么好怕的,就算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我也能泰然处之。显然,苏轼从自然界的风雨想到了自己人生中所遭遇的风雨,于是便有了这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豁达豪迈之情。
文章插图
然后,我们再来看词的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即苏轼从对人生的思考中,回到了对自然事物的描写上。也就是说,春风微凉,吹醒了醉酒的苏轼,然后和山头上初晴的斜阳正好相遇。从它的意思来看,显然苏轼描写的是自然界的雨过天晴。其实词到了这里,苏轼的豁达豪迈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文章插图
但苏轼在结尾却再次从自然界的风雨,写到了人生的风雨,使其有了更为深远的启迪和警醒意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即自然界的风雨说来就来,说去就去,一切都是那么寻常,那么我人生中的风雨,政治上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词到这里,苏轼的豁达胸襟可想而知。而它也是我们如今所需要的。纵观苏轼的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虽然描写的不过是我们都会遇到的,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样的小事,但是真正同苏轼一样,在坎坷中获得顿悟和启示的却少之又少。最后,希望苏轼这首治愈词作,也能让你拥有豁达的胸襟,面对往后的风风雨雨,“一蓑烟雨任平生”。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元始天尊$封神演义中,通天教主有位徒弟,实力太强,元始天尊都不敢出手
- 陈珊|完美伴侣:没有家庭,事业成功的意义又在哪里?
- 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待遇能领完,是真的吗?政策是如何规定的,还有4个细节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其实后面还有3个字,原来我们一直误解了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桃花源&有舍有得,不负不欠
- 云韵!斗破苍穹萧炎是一位渣男有了萧潇以后,他确实改变了很多
- 蝴蝶迷@鲁智深武松有十一个兄弟,宋江有八大金刚和蝴蝶迷,打起来谁会赢?
- 琥珀|有一种琥珀“美”叫做“溶洞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