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华#将柏杨著作编入台湾教科书,她为何选择断然拒绝?( 二 )


张香华祖籍福建龙岩,1939年生于香港,6岁随父亲来台。“爸爸给我取的名字,‘香’是香港,‘华’是中华,就是告诉我,我是香港出生的中国人。”
柏杨经历过更长的动荡岁月,1920年出生在河南开封,1949年只身来台。“他年轻时,时局混乱,家里也没什么财产,到处流浪,对国家、民族的忧患有着深刻的切身之痛。”
饱尝离散苦难的人,有着更深沉的家国情怀。两岸隔绝数十载,对故土、亲人的思念,缠绕在个体浮沉跌宕的生命里,沉淀出对于宏大历史与共同命运的深思。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赴大陆探亲前夕,柏杨在香港见到了留在大陆的两个女儿。张香华忙前忙后,安排一大家子团聚。隔年,柏杨第一次回到河南老家探亲。
张香华告诉采访人员,柏杨一路并没有表现出“近乡情怯”。“他既理性又感性。说感性,一次,朋友来拍摄,让柏杨唱歌,他不假思索唱了起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一边唱一边流泪。”
张香华#将柏杨著作编入台湾教科书,她为何选择断然拒绝?
文章插图
1998年,张香华陪柏杨回家乡河南。(张香华女士供图)
张香华还谈到当年接触的大陆作家,“我到萧乾先生家,房子很小,觉得他的创作环境挺艰苦。所以,今天看到大陆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有这么大成就,我真感动得不得了,心里好高兴哦!”
说着,老人不能自已地哭了,那是喜极而泣。“柏杨说过,希望国家越来越好,不要回到从前的苦难中。国家进步了,《丑陋的中国人》就要废止发行。”她说。
“爱国是一种美好的天性!”这些年来,从玉树地震到今年河南水灾,张香华都第一时间捐款。去年《中国人史纲》在大陆再版,她撰文写道:“历经磨难的中国有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让我们紧密地结合。中华民族是经得起挫败、可以复兴的民族。”
“我还能做些什么?”
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张香华在学生帮助下仍坚持阅读。“最近,在‘看’我的老师台静农先生的全集,大陆出版的,台湾没有。”
“从小读古诗词,中学读徐志摩、冰心等的作品,我喜欢诗歌,觉得中文好美。”张香华回忆说,她小学时读过《寄小读者》,在早年两岸对峙的禁忌年代,还偷偷看过鲁迅的书,执教时还给学生看。
陪柏杨先生回大陆时,张香华见到了冰心先生。“柏杨太忙,我就溜出来,去拜访冰心。”她回忆说,“先生当时已经病了,但精神挺好,还邀请我在她百岁时来朗诵。我非常感动,先生其实已到生命尾声,还愿意和我见面。”
张香华#将柏杨著作编入台湾教科书,她为何选择断然拒绝?
文章插图
【 张香华#将柏杨著作编入台湾教科书,她为何选择断然拒绝?】1998年,柏杨在北京与读者见面。(张香华女士供图)
2007年,柏杨将数十年珍藏的1万多件文献文物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并亲笔写下“重回大陆真好”。之后,另一部分藏品捐赠给了台南大学,张香华还捐款协助举办中学生征文比赛。
曾多年执教的张香华对“去中国化”政策下的中学语文教育深感痛心,近年来教材中文言文比重不断减少。
她说:“更令人担心的是,现在的教育下,因为文化的浅薄,台湾年轻人的思想变得单薄,心胸、视野变得狭窄。”
“怎么办?我一直在想,为了我们国家、民族、国人更好,自己还能做什么?”诗人轻声道,望向窗外。
张香华#将柏杨著作编入台湾教科书,她为何选择断然拒绝?
文章插图
张香华女士在新竹寓所。新华社采访人员 陈键兴 摄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高晨晨
流程编辑 严圣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