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十本书,读懂阿加莎( 三 )


可阿加莎还是完成得异常出色 。 连环杀人案以英文字母为顺序进行猎杀 , 受害者的身份、职业、年龄背景毫无联系 , 我们与侦探都明白 , 只有找到被害人之间的联系 , 方可揪出真凶 。
“意外”是阿加莎最注重的特质 , 和其他本格推理作家不同 , 阿加莎作品的“意外”并不经常体现在“作案手法”和“杀人诡计”上 , 而是注重“意外真凶” , 有人曾评价阿加莎的作品:在阅读过程中 , 读者会怀疑所有人 , 最后真凶居然是那个从头到尾没有被怀疑过的人 。
这个评价堪称精准 , 但也仅限于早期作品 , 出道十六年的阿加莎已经迎来自己的巅峰时期 , 在这个时期内 , 她所创造出来的作品既融合了以往擅长的误导能力 , 又不断开创新的“意外” 。 《ABC谋杀案》正是意外动机的典范 。
这个动机使得连环杀人的故事设置格外成立 , 以至于后世有不少作家 , 光从这本书中借鉴一点 , 就可以写出一本新的杰作 。
1936年
《底牌》
庄园|十本书,读懂阿加莎
文章图片

《底牌》 ,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著 , 辛可加 译 , 新星出版社2021年4月版 。
从1936年开始进入阿加莎真正意义上的巅峰期 , 此时的她已对作品掌控游刃有余 , 读者会连夜排队购买她的新书 , 她的创作欲望也空前高涨 , 在未来的几年中 , 她将短时间内连续出版多本里程碑式的作品 。
在《ABC谋杀案》出版后不久 , 《底牌》又紧接着上市了 , 这本书无论是从故事内容、侦破方式 , 还是出场人物来看 , 都是独一无二的 。
首先是故事内容 , 这本书的绝大部分篇幅都在描述打桥牌的过程 , 某富翁向大侦探波洛介绍了自己得意的“藏品”——四个逃脱法律制裁的凶手 。 随后 , 波洛受邀参加富翁组织的牌局 , 同时参加牌局的还有另外三位侦探 , 以及那四位凶手 。 牌局结束 , 众人发现富翁在旁边的椅子上被刺死了 , 凶手是谁?又是如何在牌局中完成谋杀的?四位侦探与四位凶手的较量正式展开 。
从故事内容来看 , 阿加莎将“谋杀”彻底设置成了“游戏” , 她放弃了原先擅长的复杂人物关系和深层次动机 , 而是把好人坏人直接摆在台面上 , 就像和读者在对弈一样 , 完成了整个故事 。
而侦破手段方面则更具备游戏性 , 阿加莎的推理方式被世人称为“心证推理” , 和“物证推理”不同的是 , 阿加莎笔下的侦探破案往往不需要依赖脚印、烟灰等线索 , 只要和嫌疑人交谈 , 揣摩其心理 , 就能解开谜团 。 而《底牌》简直是“心证推理”的极致 , 侦探通过桥牌游戏中的出牌策略来反推嫌疑人当时的心理 , 进而还原案件真相 。 听起来很“神棍” , 但阿加莎就是有这个本事说服所有读者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 本作中登场的四位侦探 , 都在其他作品中有过出场 , 甚至是主人公侦探 。 波洛不用多做介绍 , 是阿加莎笔下最著名的侦探角色;奥利弗太太则是波洛的好友 , 在波洛系列的六部作品中都有出场;巴特尔探长在五部作品中登场 , 除了《底牌》之外 , 另外四本都是主人公侦探;最后一位雷斯上校相对来说知名度不高 , 除了《底牌》 , 只在《褐衣男子》和《尼罗河上的惨案》中有登场 , 但他每次登场都充满魅力 , 也是相当受读者喜爱的角色之一 。
如果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是阿加莎侦探宇宙的开端 , 那么《底牌》就相当于《复仇者联盟》吧 。
1937年
《尼罗河上的惨案》
庄园|十本书,读懂阿加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