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名师巨匠们晚年的笔墨造化( 二 )


画家|名师巨匠们晚年的笔墨造化
文章图片
黄宾虹雨景写意轴(局部)
中国画 1952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吴山明从宾虹老写生状态感悟到的笔墨境象 , 借之后备受学界赞誉的宿墨人物画法 , 精心创作出表现当代山水大师黄宾虹写生神情的肖像画“知白守黑” 。此时年逾70的吴山明收获了“宿墨”这一在理论家薛永年眼里激赏不已的“当代吴家样”的笔墨范式 , 恰如其分渲染出宾虹老的艺术风神 , 和谐自然 。倘若吴山明先生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拟以当年写生西双版纳或新疆人物题材手法 , 图绘宾虹老肖像 , 恐非如意 , 在历经岁月后 , 吴山明先生笔下的黄宾虹形象出神入化 , 既是得益于他十多年来运用“宿墨”法探索人物画的真切体验 , 也是参以黄宾虹宿墨山水笔意融入当代人物画的成功一击 , 以水墨本色替代早期惯以水墨搭配色彩图绘当代人物的写意手法 , 孜孜以求“宿墨”画法经年 , 新意叠出 , 使吴山明先生的艺术成就为当代画坛所重 。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从这些弥足珍贵的艺术现象中窥探出 , 不少精神矍铄的老画家 , 运笔用墨动作明显与以往的习惯有所不同 , 节奏放慢许多 , 甚到有的看不出一丝一毫年轻时墨笔张扬的趋势 。很多大师作品真实记录下各自从早期到后期强烈变化的艺术轨迹 , 好比人在年轻阶段是快步如飞 , 一入晚年不得不放慢脚步 , 这是一种生理变化上的自然规律和体验 , 也会落到运笔用墨每一个细节上 , 比如不喜大笔吞吐和疾速飞变的下笔落墨 , 正像李可染先生晚年运笔就一个“慢”字 , 无论是他笔下山川自然还是别样题材 , 皆有变数 , 正好符合艺术上历经风霜的老一辈画家内心沉淀已久的审美 , 这里有笔墨耕耘者一路艰辛 , 渴望已久最想表现的语言画面 , 且融入了他们对各种艺术现象问题的深思熟虑和独到见解 , 禁得住细品慢嚼 。艺术感悟的升华 , 给了艺术家们一种不同于年轻时的绘画情态 , 势必形成新的认识 , 化为笔墨上极难获得的沧桑浑厚之境 , 而这一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难以企及 , 更遑论年轻一辈画家?
画家|名师巨匠们晚年的笔墨造化
文章图片
黄宾虹 西泠远望轴 1953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于是 , 我们彻底领略到中国画笔墨 , 满眼的沧桑浑然气象 , 而非其它所指 。那么 , 欲悟得笔墨境象 , 就须与那些大师巨匠耳熟能详的经典手法联系起来 , 从他们各自风格轨迹上探寻 。虽然 , 学界总是会给出许多阐释拔高其作品的内涵 , 比如 , 一提到八大山人的写意艺术 , 便是作为明皇室后裔在面对家国亡故突变后的痛楚 , 笔力墨味倍增 , 犹清人赵翼《题遗山诗》所云“国家不幸诗家幸 , 赋到沧桑句便工” 。
画家|名师巨匠们晚年的笔墨造化
文章图片
清 朱耷 纸本水墨 旅顺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