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江南秀色亦苍劲——当代山水画艺术家张松
文章插图
张松,号庐州师山堂主,生于1952年8月,芜湖人,祖籍桐城。先后毕业于安徽教育学院艺术系国画专业、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和组织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商联·全国艺术市场联盟副主席、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安徽省城市雕塑院院长、安徽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政协书画社理事、黄山画会副会长、农工民主党安徽省书画院院长、中联国兴书画院安徽分院名誉院长、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张松是芜湖人,自小受到清新灵秀的江南地气的浸染,性格中保留着些许永远抹不去的细致委婉。他后来从军,在部队的熔炉中摸爬滚打近30年,身上的硝烟味和炮火味多了起来,形成说话高门大嗓和办事风风火火的做派,常常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至于鲁公彦周说他的豪爽开朗“很像是一条关东汉子”。张松的这种人生经历造就了他的江南山水画图,秀丽和灵动自不必说,又融入了北方山水的苍劲和厚实,从而别具特色自成一格。
文章插图
张松 《川峡舟行急》 68cm×136cm 2004年
山水画在隋唐独立成科,至五代迅猛发展,开始出现北方山水和江南山水的分野。荆浩及其门下三位弟子李成、关仝、范宽所画的山水顶天立地,表现出北方山形特有的那种“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雄伟气势。另一方面,董源、巨然所画的山水则峰峦晦明洲渚掩映,完全是秀润可爱的气象,恰如宋人米南宫所说:“一片江南也”。五代画家们创造了北方山水和江南山水两种画法,形成了山水画发展的两路传统,影响极为深远。但他们对后世画家既有引导也有束缚,那种师法自然的严谨态度和提炼自然的革新精神,能够引导继承者们的新的变化;那种北方斧劈江南披麻一类的技法程式,又可能束缚模仿者们的手脚,使得历朝历代的山水画多见相似面貌。这对当代山水画家是个考验,因为中国山水景观“北雄南秀”的自然特征放在那儿:北方气候干旱,有山无水或者少水,山势高拔陡峭;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多为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前贤构造的北方山水和江南山水两种模式,是“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结果,不是随意就能变异出新的。那么,如何突破古人、张扬个性、创新图式,便是毕生追求却未必修成正果的创作难题。在这种考验面前,张松迈出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果敢步履。
文章插图
张松 《徽乡月圆》 68cm×68cm 2007年
我知道,张松很早就以军旅画家著称了,却没有缘分见到他那时的作品。如果从画题来看,像引起较大反响的《万里边关图》等,画的显然不是江南山水,而是全景式的雄伟山川,或许更接近北方色彩的高山长水。至于笔墨技法,则是从画题上无法揣测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近10年里,张松的山水画创作呈现为胶着状态,他在这段时间尝试过各种山形水态,也尝试过各种图式各种画法,努力追寻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理想面貌。回过头来看,张松的不懈追求是付出了代价的。他不满意过于繁复过于周到的画法,于是删繁就简粗笔放墨地画了好几年,但总是犹疑总是动荡,总是缺少画面的稳定感和风格的归宿感。其间,他描绘过明丽怡人的江南春色,比起同时期的其他作品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也许是还不满足,也许是尚未发觉驾驭这种山水形态的潜力,他没有定格地继续漫游着、追寻着。直到90年代末期,张松先后画出《春水泛舟》《水乡秋韵》《春雨蒲潇》等一大批作品,预示了他要用更多的笔墨来关注江南山水,用更新的笔墨来展示江南山水。尤其是1999年冬天画成的《春雨潇潇》,从水墨渲染看虽然还嫌凌乱,从构图和笔法看却意义深远,为以后的张松江南山水画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说,这幅作品意味着张松四处出击之后终于瞄准了目标,八方探索之后终于确定了方向,标志着一个成熟的山水画家的身影正在愈行愈近。
- 文化@禁渔不忘江南韵
- 寒香&玉骨冰魂不染尘,东风入夜花千树,梦绕江南第几村
- 组委会&充满含金量的“杰出贡献奖”,北京冬奥会设计中的江南智慧
- 北京青年$东方卫视春晚官宣,海派、江南、传统与科技融为一体
- 天官@墨香是写作圈天降紫微星?仅有三部作品却能够火遍大江南北
- 沙孟海!书法家白蕉,其书法响彻大江南北,近代写“王羲之”书法第一人
- 长毛$一百多年前,太平军进攻江南,江南百姓是如何求生的?
- style&又飒又美的江南征和钟楚曦谁不喜欢?悄悄告诉你,她们一键优雅的秘决是这个
- 江南客&表达思乡的一首诗,句句感人至深,可惜很多人没有读过
- 书法&唐伯虎书法太美了,不愧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