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庙头|人间至味——东阿镇老庙头豆腐

文 | 展恩华
老庙头|人间至味——东阿镇老庙头豆腐
本文图片

豆腐 , 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恒久不变的至爱 。
自从汉代淮南王刘安在炼丹的过程中 , 无意中促成了豆腐的诞生 , 豆腐就成了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
明朝浙江海宁诗人苏平有一首《咏豆腐诗》 , 把豆腐的整个制作过程写得精美绝伦 。
传得淮南术最佳 , 皮肤褪尽见精华 。
旋转磨上流琼液 , 煮月铛中滚雪花 。
瓦罐浸来蟾有影 , 金刀剖破玉无瑕 。
个中滋味谁得知 , 多在僧家与道家 。
今天 , 像豆腐这样的美味 , 不再属于“僧家与道家”的专利 , 它早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
笔者虽不才 , 也曾到过天南海北 , 尝遍了各地的豆腐 。 但要说最能让自己爱之、怜之、思之、念之的只有平阴县东阿镇的老庙头豆腐 。
老庙头|人间至味——东阿镇老庙头豆腐
本文图片

老庙头是一个村庄的名子 。 当年黄石公赠张良三卷兵书 , 张良助刘邦灭秦灭楚定下了汉家四百年江山 , 成就了一世辉煌 。 张良不忘恩师 , 不违“济北谷城见我”之约 , 来寻师报恩 。 张良来时 , 黄石公已身化黄石 , 张良便筑庙以祀 。 这庙有十三间 , 这是东阿地盘上最恢宏气派的庙宇 。
有村庄位于庙的附近 , 故名庙头 。 清雍正年间有少数居民搬迁于东阿镇峦山西麓 , 称小庙头 , 原来庙头村便称之为老庙头 。
1958年 , 因避黄河水患 , 老庙头村民迁到东阿老城的东北鸡公山东侧 , 且与西山村相望 , 故更名为东山村 。
做豆腐是老庙头(东山)村人的传统 。 相传 , 明朝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于慎行的祖父于时就是做豆腐的行家 。 于慎行的二伯父于璧子承父业做了一辈子的豆腐 。 他的子孙皆以做豆腐谋生 , 代代相传 , 迄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
新中国成立以后 , 做豆腐生意的人发展到马氏、张氏、侯氏等诸多家族 , 成了东阿镇最具特色的一项产业 。 2019年 , 《国家记忆》项目来平阴 , 就把东阿镇的豆腐收入其中 , 足见东阿镇豆腐的声名之重 。
老庙头|人间至味——东阿镇老庙头豆腐
本文图片

老庙头的豆腐嫩、滑、韧、香 。
先说一个“韧”字 。 豆腐本是鲜嫩之物 , 你说它还韧 , 这不是有矛盾吗?然而 , 正是这矛盾的对立统一 , 才正彰显出老庙头豆腐的“妙”处 。 老庙头豆腐吃在嘴里鲜滑细嫩 , 却又有一种富有弹性的劲道 。 老百姓把这种特征叫做“壮” 。 它久炖不破 , 掷地不烂 。 据本村老人的说:一次在集市上卖豆腐 , 为了证明自己做的豆腐有多“壮” ,他就割了一块豆腐 , 用马尾栓上吊到卖豆腐的架子上 , 一盘子豆腐卖完了 , 那块“做广告”用的豆腐依旧悬而不破 。
再说一个“香”字 。 每天 , 村民们一大早就起来磨豆煮浆做豆腐 。 磨是石磨 , 豆子伴着水入磨眼 , 随着一圈圈的研磨 , 豆汁便琼浆玉液般地流了出来 。 然后 , 送到大锅的纱包里滤浆 。 锅是十四印的大锅 , 锅下是熊熊燃烧的劈柴 。 锅上架着吊包 , 洁白的豆汁透过纱包从细密的小孔流进锅里 。 添柴烧20多分钟 , 锅内的豆汁便开始“咕咚咕咚……”冒泡 。 这时 , 鲜豆汁的香味再也按奈不住自己 , 开始激情四射 , 以挡不住的气势从锅里往外飘散 。 仿佛丽人选美 , 各家锅屋里的豆汁清香都争先恐后地往外跑 。 一时间 , 整个村庄 , 都浸透到了豆汁的香阵里 。 小风一吹 , 十里之外 , 都能嗅到它的香气 。 再说 , 那新做出来的豆腐 , 买回家 , 无论是煎 , 还是炸 , 无论是凉拌 , 还是热炖 , 入口入腹 , 那原汁原味的豆子的清香 , 的的荡气回肠 , 确确沁入肺腑 , 即便打个饱嗝 , 依旧带着浓浓的馨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