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捧出来的还是名副其实?

文·段宏刚
公元353年4月,王羲之在绍兴会稽山下的兰亭里,一气呵成写出来的《兰亭集序》真不是徒有虚名,它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自有其道理。
许多人以偏概全地认为,《兰亭集序》之所以被冠以“天下第一行书”,是因为王羲之是东晋人,比唐人颜真卿《祭侄文稿》、杨凝式《韭花帖》,宋人苏轼《寒食帖》、黄庭坚《松风阁诗》等书帖问世的时间要早,沾了出生早的便宜,实则不然。
《兰亭集序》在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上,都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是实打实的艺术臻品。
笔法$《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捧出来的还是名副其实?
文章插图
一,艺术价值
从艺术价值来看,《兰亭集序》主要体现在书写技艺高超和文采出众两个方面。
一个人的书法能不能独树一帜,在横向上和纵向上都跟别人拉开距离,书写技艺是否高超显得非常重要。书写技艺包括对用笔、用墨、结字、章法的理解程度和变化规律的掌控,以及依托它们呈现出来的艺术美感。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的书写技艺,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毕竟,这是他在47岁时的信手之作,人书俱老,技艺和书写状态在此时都处在最佳状态,能产生这幅近乎完美无瑕的杰作,是一种必然。
笔法$《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捧出来的还是名副其实?
文章插图
《兰亭集序》里的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笔画,都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视觉感受。
就拿第一个字“永”字来说,第一笔“点”看似平淡无奇,但在细节上变化多端,包含了“一波三折”的美学规律,写成了一个近似Z的走势。这个简单的“点”画,包括了顿笔,横折,捻管,勾等多种笔法,比普通人用“一顿一勾”来写点画要复杂得多,蕴含的技巧也更多,所以,看起来更有内涵,更耐品。
【 笔法$《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捧出来的还是名副其实?】“永”字左边的一撇,写得如同古人所说的“撇该如木梳掠发”,看起来轻盈灵动,跟右边笔锋开张的一捺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整个字呈现出一种起伏跌宕的艺术张力。
《兰亭集序》里另一个突出的书写技艺表现在,全文有20多个“之”字,在结构造型上,每个“之”字写得都不雷同,有的笔势沉稳,有的笔势肆意,有的字形紧凑,有的字形舒张,跟前后左右形成了呼应关系和对比关系,对调控整篇的节奏很有帮助。
笔法$《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捧出来的还是名副其实?
文章插图
书法在笔法的运用上,实际上都在模仿万物的自然形态,它们是构建书法线条达到自然生动的基本保证。
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有一句名言: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撇如陆断犀象。王羲之对这句话不仅理解得很深刻,还能举一反三进行内化,推陈出新。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兰亭集序》的文采非常出众,是一篇在叙述中带有抒情的美文,全文总共324字,却没有一个多余的字,通篇文字简洁凝练,文辞优美,可读性很强,体现了王羲之深厚的文学修养。
笔法$《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捧出来的还是名副其实?
文章插图
二,审美价值
从审美价值来说,《兰亭集序》主要表现在气韵生动、结字美观优雅、情感饱满三个层面。
相传,在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呼朋唤友,邀请41名友人在会稽山下的兰亭旁一边玩流觞曲水的游戏,一边饮酒赋诗,大家喝到尽兴处,提议把每个人写的诗整理后出版成一本诗集,以纪念这次活动。王羲之因为做东,大家建议他写一篇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