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当好莱坞开始重写“太空史诗”,中国科幻还要“流浪”多久?( 三 )


此外在大众层面 , 回看科幻发展史 , 内容的爆发常常与科技的突破紧密相关 , 航空事业的发展、智能化技术的进展、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 , 刺激着大众对科幻内容的浓厚兴趣 。 国内的科幻内容消费能力 , 也取决于人文科技环境 。
而创作的繁荣与受众的拓展 , 是科幻产业发展不可缺失的土壤 。
进一步 , 土壤中能不能培育出科幻的硕果 , 还取决于影视产业的工业化水准 。 科幻电影对剧本创作、资金实力、视觉特效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 几乎是电影工业化发展的终极验金石 。
科幻的剧本创作 , 要求主创团队兼备科学与艺术素养 , 甚至要求顶尖科学家能参与其中 。 如《星际穿越》的联合编剧之一 , 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黑洞和广义相对论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基普·索恩 。
此外 , 在各种题材中 , 科幻影片的成本投入可以说是最高的 。 《星际穿越》拍摄成本高达1.65亿美元 , 折合每一分钟镜头造价7.6万美元 。 这对国内影视工业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 , 据报道《流浪地球》全片总成本在四亿人民币左右 , 拍摄时捉襟见肘 , 主演吴京零片酬出演 。
更难追赶的是视效水准 , 好莱坞的特效制作 , 在前期设计、模型制作、摄影、特效化妆等方面都形成了精细分工与高超技术水平 。 再以《星际穿越》为例 , 其制作团队Double Negative为制作黑洞模型 , 根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索恩提供的方程式 , 重新编写了一套渲染效果器 , 单帧渲染时间高达1个小时 。
漫游|?当好莱坞开始重写“太空史诗”,中国科幻还要“流浪”多久?
文章图片

《星际穿越》中的黑洞
《流浪地球》虽然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 但其制作也并未达到工业化水准 。 其视效负责人蔡猛认为 , 要实现科幻元年 , 还将经过更多的试错 , 也需要一个更加成熟的工业体系作为支撑 , “感觉2-3年内都不会再出现像《流浪地球》这样科幻项目了” 。
历史发展、人才断层、技术限制等种种因素作用下 , 中国科幻影视基础薄弱、道路漫长 。
要迎接挑战 , 离不开大环境的支持 。 2020年 , 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 , 提出了“科幻十条” 。 今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 , 也明确提出要实施科幻产业扶持计划 。
产业界要承接政策利好 , 则需要出版机构、影视机构以及科技企业的共同努力 。 尤其是来自科技企业的资金、技术、影响力 , 是中国科幻通向星辰大海的路上不可缺失的指引与助力 。
未来
目前 , 国内科幻影视的头部项目更多围绕《三体》这一IP展开 , 产业的发展需要更丰富的IP储备与新鲜血液 。 此次银河奖中 , 崭露头角的95后获奖作家及微电影创作者们 , 都代表着科幻创作的新兴力量 。
尤其是今年第二次举办的微电影竞赛单元 , 两个月时间内征集到了30多条参赛作品 , 其中不乏科幻影视佳作的雏形 。 著名科幻作家、微电影竞赛单元评委阿缺感叹:“入围影片长短不一 , 但都从某个令人拍案叫绝的角度进行了对科幻的诠释 。 在看完所有影片之后 , 深深佩服这些艺术家们的天才灵感 。 ”
例如竞赛中夺得最佳导演奖、最佳人气奖的作品《益智问答》 , 通过七分钟内层层反转的辩论 , 探讨人工智能的自由意志与存在意识 。 此外夺得最佳创意奖的作品《天使环》 , 从绝佳角度讲述人机结合时代中人被操控的故事 , 被评价称与今年银河奖最佳科幻短篇奖作品《莱布尼茨的箱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