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刨出“国宝”?湖南刚刚又出土了两件商代青铜器,器型首见!( 二 )


01整体造型作动物形
|村民刨出“国宝”?湖南刚刚又出土了两件商代青铜器,器型首见!
本文图片

司母辛觥 , 1976年出于殷墟妇好墓(M5) , 整体作立牛形 , 牛首前望 , 上有一对卷角 , 首与背连为盖 , 身为器腹 , 以牛口与颈为流 , 以牛尾为鋬 。 盖上饰数条仰视或侧视形龙纹 , 口下正中有一扉棱延续至前胸 , 腹前端两侧及前足外侧各饰一龙纹 , 腹后端饰并拢的双翅和下垂之短尾 , 器、盖同铭 , 共3字 , 作“司母辛” 。 通高36.5、通长47.4厘米 , 重8.4公斤 。 妇好墓的年代为殷墟二期 。
02 圆腹、三足或四足
|村民刨出“国宝”?湖南刚刚又出土了两件商代青铜器,器型首见!
本文图片

亚长觥 , 2000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M54 。 龙首形盖 , 上有一菌状钮 , 龙角耸立 , 突目圆睁 , 口侈张 , 牙齿外露 , 牙间有缝隙 。 腹作扁圆形 , 前有槽形宽流 , 后有兽首鋬 , 四锥足外撇 。 盖前端饰双身龙纹 , 后端饰分解兽面纹及蛇纹 , 口下纹饰亦分两段 , 前端饰象纹、蛇纹、蝉纹 , 后端饰鸟纹、蝉纹 , 腹部饰分解兽面纹 , 旁边填以蛇纹 , 足饰三角叶纹 , 内填兽面及蛇纹 , 云雷纹地 。 器、盖同铭 , 共2字 , 作“亚长” 。 通高18.7、流至鋬宽21.1、足高4.9厘米 , 重1.35千克 。 花园庄东地M54的年代简报定为殷墟二期偏晚阶段 , 绝对年代相当于祖庚、祖甲时期 。
03 圆腹、椭圆腹或方腹、圈足
|村民刨出“国宝”?湖南刚刚又出土了两件商代青铜器,器型首见!
本文图片

日己觥 , 1963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镇齐家村西周铜器窖藏 。 曲口宽流 , 有盖 , 盖前端作龙首形 , 竖角 , 突目圆睁 , 后端作浮雕虎首 。 腹四面起扉棱 。 长方形圈足 , 有足缘 。 盖中间饰一小龙 , 两侧饰长尾鸟纹 , 口下饰龙纹和小鸟纹 , 腹部饰上卷角兽面纹 , 圈足饰两对小鸟纹 。 器、盖同铭 , 共20字(重文2) , 作“乍(作)文考日己宝尊宗彝 , 其子子孙孙万年永宝用”通高32、长33.5、腹深12厘米 。 同铭之器还有方尊一、方彝一 , 从形制、纹饰及铭文等来看 , 日己组器的年代应为西周中期前段 , 约当穆王前后 。
04 角形腹、圈足
|村民刨出“国宝”?湖南刚刚又出土了两件商代青铜器,器型首见!
本文图片

此角形觥1959年出土于山西石楼桃花庄墓 。 关于此器 , 马承源先生描述道“一牛角形横置的容器 , 前面尖端作龙头状 , 龙齿间隙可注酒 , 背为盖 , 下有低浅圈足 , 后端无鋬 , 或即为兕觥之形” 。 据发掘者报道 , 盖上饰夔龙纹 , 腹饰夔龙纹间类似鳄鱼的花纹 , 圈足饰鱼龙花纹 , 盖里前部有铭文 , 通高19、长44、宽12、腹深7.5、足高2.5厘米 , 重8.6公斤 。 年代约为商代晚期 。
综上所述 , 前有宽槽形流、后有大鋬、兽首形盖与器身分铸是商周青铜觥的基本形制 , 这既不同于同时期的鸟兽形尊 , 也不同于时代较晚的匜 。 而这一次所出土的这一件扁体筒形觥此类器型 , 在已有的出土文物资料中是未出现过的 。
|村民刨出“国宝”?湖南刚刚又出土了两件商代青铜器,器型首见!
本文图片
商周青铜觥出土情况统计
目前 , 青铜觥只出现在少数大型高等级墓葬中 , 且出土较少 , 据不完全统计 , 已出土的和见于著录的青铜觥不到百件 , 多数庋藏于国内外各个博物馆、美术馆中 , 鲜有流通 , 弥足珍贵 。
【|村民刨出“国宝”?湖南刚刚又出土了两件商代青铜器,器型首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