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17载“故宫绣娘”一针一线给文物续命( 二 )


尽管有不解 , 经历过一小段“内心的拉扯”之后 , 陈杨还是决定为这些“好东西”留下来 , 并悉心遵循文物修复的理念 。 她说:“我觉得来到故宫以后 , 我能看到这么多古代服饰的实物 , 看到那些特别精美的纹样、在现代服装上完全无法想象到的特殊材质 , 对我而言 , 是最大的财富 。 ”
故宫所藏的织绣文物种类繁多 , 不仅包括服饰、靴鞋袜 , 还有各种生活用品、装饰品和织绣书画等 。 在陈杨的印象中 , 她完整修复的第一件文物是件清代的马鞍垫 , 也就是皇帝或亲随骑马时 , 加在马鞍上的软垫 。 “这件文物送过来的时候 , 纤维已经糟朽了 , 里面的丝绵暴露在外面 。 当时我用传统针线缝合法和补绣技法做了整体加固修复 。 ”
“故宫绣娘”登上微博热搜
不同的文物和破损程度 , 对应着不同的修复手法 , 这里面大有文章 , 需要慢慢琢磨 。 在陈杨入职的年代 , 故宫还没有专门修复织绣文物的科组 , 于是她借轮岗的机会到处讨教 , 时而跟书画组的老师学一学用丝织品装裱的手艺 , 时而去实验室了解一下科学检验 。
2007年 , 陈杨被部门选派参加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的“中意合作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 , 在这次为时7个月的培训中 , 她开始系统性地学习如何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相结合 , 应用于织绣文物的保护修复 。 为了探究文物的制作技艺 , 在修复过程中看清复杂的病害成因 , 用正确手法进行修复 , 她还向部门申请到江南学习和了解各种工艺技法 , 比如缂丝、刺绣、织锦等 。
2009年 , 在多方努力之下 ,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织绣文物保护修复组正式创建 , “专业对口”的陈杨挑起了大梁 。 2013年 , 团队招募了第一批应届生 。 如今的织绣组 , 是文保科技部里唯一的“全女班” , 普遍拥有高学历 , 有的毕业于北京城市学院 , 有的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 , 也有的跨越亚欧大陆 , 从伦敦艺术学院学成归国 。
由于织绣品脆弱、不易保存 , 她们平时上班都不能佩戴首饰;一些文物看似完好 , 实则纤维结构已经发脆 , 可能轻轻一碰就会碎裂 , 每次洗手之后 , 修复师们还特别注意做好手部保护 , 防止由于皮肤粗糙 , 刮到织物的表层 。 陈杨说:“我们组的女孩 , 干活都非常细腻、周到 , 生活中也比较注意保洁 , 所以我们的工作室经常被表扬是‘最干净的一个’ 。 ”
今年夏天 , 陈杨和同事们以“故宫绣娘”的称谓登上微博热搜 , 很多网友表示羡慕 , 也有人说 , “好想跟着学习中国各派刺绣技艺” 。 其实 , 据陈杨透露 , 文物修复师的工作并不轻松 , 像织绣组这样的 , 长年陪着需要避光保存的织绣品“不见天日” , 长时间伏案 , 组里大多数人都有颈椎和腰椎问题 。
为健康考虑 , 如今部门工会还组织大家开展“工间操” , 每日定时进行肌肉放松 。
探索“360°+”科学修复手段
文物保护修复是“用时间抵抗时间” 。
在陈杨和同事们的日常工作中 , 这一点变得尤为具象 , 因为一切修复成果都是建立在一针一线的基础上 , 织补在历史长河中湮灭的岁月 , 让精美而又脆弱的织品从这一代人手中 , 尽量没有缺憾地传给下一代 。
陈杨向南都采访人员介绍 , 织绣类文物的保护修复周期 , 通常两个月起步 , 一件织绣品从故宫的库房运到修复室 , 先要经过查验“伤况”、拍摄记录、科学检测、制定方案、病害绘图、去除不良修复、除尘清洗、准备修复材料等多道工序 , 才能真正进入到修复阶段;修复材料主要从南京、苏州、杭州采购 , 也即是清代“江南三织造”的旧地;如若涉及缂丝、织锦等复杂的传统工艺 , 还会与专业机构合作 , 请“非遗”传承人和工艺大师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