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行业-翡翠的“两步价值论”( 二 )


所以说 , 好看的颜色都贵 , 不够贵说明它还不够美 。
至于净度 , 因为翡翠是集合体矿物 , 净度所说的就是翡翠的种水了 。 很多小伙伴对翡翠的种水如数家珍:什么冰波、龙石、芙蓉、高冰等等 , 甚至有很多我没听过的类型和名字 。 这些没有绝对的对错 , 因为种水本身就是一种类比 , 你觉得像 , 那它就是这个种水 。
而我们传统的种水分级其实是提供一个范围的参考 。 这是一个连续性的范围 , 比如说冰种范围内 , 糯化冰在这里接近下限 , 而高冰接近于上限 , 靠近玻璃种 , 以此类推 。


糯冰质地的对牌《龙凤》


玻璃种作品《蝶》
关于种水 , 曾有翠友向我提问:种水里的这个“种”和“水”是一回事吗?
嗯 , 很会问问题 , 而且问到了种水的本质上 。
首先 , 翡翠是多矿物集合体 。 作为集合体 , 它的品质好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组成翡翠的各种矿物单晶体本身的品质;二是不同晶体之间的关系如何 。
第一点很好理解 , 类比钻石4C标准里的净度 , 我们希望一块翡翠无杂质、无瑕疵、无明显的生长痕迹等 。
而晶体之间的关系要怎么理解呢?
这就好比一个大家族 , 家里大大小小的家族成员若干 , 如果这些成员之间关系亲密 , 则家族团结有序;如果成员之间各自疏远 , 则家族一盘散沙 。 翡翠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家族 。
简单举个例子 , 我们经常说的B货和C货 , 就是利用了晶体之间的间隙 。 正是因为晶体颗粒之间松散有缝隙 , 才会给酸、树脂填充物这些外来客有空间去大展拳脚 。 当然 , B货C货在这里就不做详细讨论了 , 毕竟我们希望拥有的珍宝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 而不是经过人为改造的物体 。
而我们平时说的“种老”“种嫩” , 本质上就是在说集合体的这一特征 。 种老的翡翠结构紧致、颗粒细小、肉质细腻 。 表现在抛光面上就是光泽会更强一些 , 呈现出油脂光泽、玻璃光泽或强玻璃光泽;表现在雕刻上则是硬度偏高 。 种嫩的翡翠特质就与之相反 。 灯光下观察 , 种老的翡翠内部一片丝滑 , 仿佛一匹绢纱延展开来 , 如水般流畅 , 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结构和颗粒;而种嫩的翡翠 , 其光泽的连续性较弱 , 更多表现为蜡状光泽 , 雕刻中因颗粒略松散 , 会容易有崩口等现象 。
总体说来 , 种老的翡翠无论密度、 硬度、还是韧性 , 各方面都要比种嫩的翡翠略胜一筹 。 说得文艺一点 , 在岁月的变迁中 , 种老的翡翠承受了更多 , 就如一位成熟的职场女性 , 相比不谙世事的少女 , 她有着一种更加沉稳优雅的气质 。

种老的翡翠

种嫩的翡翠
我们说的“水” , 其实就是一定强度的光所能穿透的距离 , 它主要取决于单晶体的净度 。 当然 , 结构上的致密度越高 , 也会更有利于光的穿透 。
我们再讲讲平时经常提及的“三分水”概念 。 通常情况下 , 如果光能穿透1cm的料子 , 我们就称该料子有三分水 。 一般挂件的正常厚度都在6mm左右 , 能够让光完全穿透的挂件 , 则称其有两分水 。 在这里 , 水的概念就是把翡翠的透光性数字化了 , 更方便大家去直观地表达和认知 。 这里需要划个重点:所有不考虑厚度的种水表达都是不够严谨、不够客观的 。
此外 , 值得注意的是 , 我们在一些老场口的顶层石中经常会看到一些料子 , 外皮位置颗粒很粗 , 肉眼可见的单晶体特别剔透 , 这种料子称之为水晶位 。 有水晶位的料子 , 一般水都很长 , 原因是单晶体颗粒粗大 , 本身已经透光很强 。 所以有的时候 , 水长并不一定代表种老 。 但种老的料子 , 水一般都不会太短 。 大家可以认真思考下这是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