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江|王春江文画创作座谈会侧记|半世纪的滨州回眸 大平原的苦乐丹青

人生 , 有几个36年呢 , 尤其是24岁到60岁的黄金年龄?
从青葱少年到两鬓染白 , 画家王春江在滨州生活了50年 , 在市文化馆工作了36年 。 为该馆60岁庆生 , 他捐赠了36幅代表作 。
王春江说 , 他爱这座文化馆 , 爱滨州这座城 。 滨州给了他不尽的灵感 , 滨州人是他的“衣食父母” 。
那么 , 滨州给了他什么?他画里的滨州是啥样子?靠着滨州人血脉赋予的人文、烟火气缭绕的旧码头新城市 , 他走到了何处?
11月23日 , “王春江文画创作座谈会”在市文化馆举办 。 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增金 , 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海波 , 市文旅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苏成玉 , 市美协主席李玉泉 , 剧作家王新生 , 原市作协主席李登建 , 民俗民艺专家刘培安 , 滨州电视台副台长赵雪松 , 滨州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孙兆俊 , 市文化馆副馆长陈海军 , 市美术馆馆长张向军等参加 。 他们都是王春江的多年老友、诤友 , 谈的都是光阴的故事、绵长的思考 。
今天 , 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扬名海外、客居杭州的滨州画家王春江 , 和他的老朋友们一起 , 在丹青里发现的这段滨州美术故事 。 因为他的一张张画 , 是大平原上坠落麦田的那一滴滴血、一滴滴汗啊!
王春江|王春江文画创作座谈会侧记|半世纪的滨州回眸 大平原的苦乐丹青
本文图片

王春江|王春江文画创作座谈会侧记|半世纪的滨州回眸 大平原的苦乐丹青
本文图片

王春江|王春江文画创作座谈会侧记|半世纪的滨州回眸 大平原的苦乐丹青
本文图片

王春江|王春江文画创作座谈会侧记|半世纪的滨州回眸 大平原的苦乐丹青
本文图片

半个世纪的日子 , 让王春江活成了“最寻常的滨州百姓”
【王春江|王春江文画创作座谈会侧记|半世纪的滨州回眸 大平原的苦乐丹青】1979年 , 从山东艺术学院毕业 , 青年王春江来到“老北镇”——那时那城 , 只是一个小镇 。
可他说:“这座鲁北小城……是她用坚韧执着、安稳踏实的城市性格 , 铸就了一个不激不励、懒散自在的我 , 让我活进了她的生活本身 , 一待就是近半个世纪 。 在这 , 安静地读书 , 冷静地思考 , 宁静地创作 。 亦城亦乡、城乡结合的自然环境 , 让我能零距离地贴近生活 , 了解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甘苦痛痒;让我能鲜活地感知他们 , 记录他们 , 表现他们 。 沉浸其中 , 不离不弃 , 活成了他们而不自知 。 ”
在他的画里 , 有对黄河断流干涸的喟叹;有对鹤伴山霞雾昏烟的感觉;有对蒲湖云蒸霞蔚的感想;有对蒲园繁茂与凋零的感叹;有对创业者艰辛坚迈不屈不挠的感佩;有对学子桌冷灯寒负重前行的感召 。 有左邻右舍的帮衬和父老乡亲们的关爱 , 才有了他的喜怒哀乐 , 狂想与缱绻的情感……
请看他的滨州日子:清晨 , 阳光泼洒在画案上 , 轻音乐舒缓 , 随声附和 , 提笔就是一首小诗 , 碎句断章跃然纸上 。 王春江自谓:“读书花下 , 养懒春阳 。 ”这种闲散、松弛甚至慵懒的神态 , 甚为画界同仁羡慕“嫉妒” 。 对此 ,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何士扬说:“春江的画画得很像他自己 , 和他的性情非常契合 。 他画中的那种闲、散、懒的生活状态 , 把握得非常到位 。 这种闲、散、懒 , 实际上是人生命中一种很高的境界 。 ”
看似闲散 , 贯穿着王春江执着的为学治艺精神 , 内紧而外松 , 他是坚定了一条道路在精进向前 。
这就是王春江源自“滨州日子”的丹青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