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红楼梦:宝黛钗三人结局如何?这三个戏子身上有答案( 三 )


宝玉出家之结局,其实是早已注定的。脂批指出:“写假则知真”,甄士隐历尽人世辛酸后悬崖撒手,即已暗示文本之第一正人、贾家中无可争辩的第一主角贾宝玉之结局。通部书都是因石头通了灵性,“静极思动、无中生有”而起。在文本中,石头、通灵宝玉、神瑛侍者和贾宝玉是一体的。第二回脂批指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
楔子中,空空道人传抄《石头记》,“从此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这一历程,其实就是携“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的石头一同下凡的神瑛侍者,化身为贾宝玉,历尽石头所记录的风月波澜后出家为情僧的总括,也相当于第五回贾宝玉在太虚幻境所见到的四位仙姑''痴梦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度恨菩提”所隐喻的四个阶段。
黛玉!红楼梦:宝黛钗三人结局如何?这三个戏子身上有答案
文章插图
作为文本中第一正人,宝玉最终如芳官一样斩情归水月,跳脱自身,放弃了完美世俗生活之象征“薛宝钗”[注7],超越了对隐喻政治幻梦的“林黛玉”[注8]之执念,领衔“警幻情榜”,以无限悲悯的情怀、无边宽广的博爱,观照世间所有有情的、无情的生命,实现了''情不情''的哲学意义上的超越,也让《红楼梦》超越伟大,成为不朽。
【 黛玉!红楼梦:宝黛钗三人结局如何?这三个戏子身上有答案】通部书以梦幻形式呈现,都是“以幻作真,以真为幻”(第二十五回脂批),幻中真,真中幻。藕官、菂官和蕊官影射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不论是藕官对菂官的念念不忘,还是藕官与蕊官的情深意长,都不过只是戏里人生,即第四十五回脂批指出的“所谓`画儿中爱宠’是也”。因此,我们应该明了,在以梦幻形式呈现的文本中,贾宝玉和钗黛其实都只是“假凤”和“虚凰”,是梦之幻影。
第二十一回脂批指出:“前三人(宝黛钗),今忽四人(加上史湘云),俱是书中正眼,不可少矣。”,而甄宝玉和史湘云其实就是作者和脂砚斋在文本中的梦幻化身,因此,“以幻作真,以真为幻”的红楼文本,其实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以贾宝玉和钗黛的所谓三角关系为中心的主线,这是我们很明显能看到的“以幻作真”的贾家之文;另一条是以甄宝玉和史湘云的悲欢离合为中心的主线,这是在前八十回文本中时隐时现的“以真为幻”的、贾家为之“传影”(脂批)的江南甄家之文。后一条主线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前一条,后续的宝玉系列和湘云系列将会对此作详细探讨。
注1、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49《钗黛一体,幻中之真》
注2、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57《宝黛钗一体于秦可卿》
注3、秦可卿乳名“兼美”,第五回梦游太虚幻境的宝玉所见到的秦可卿兼具钗黛之美,脂批指出,“兼美”“盖指薛林而言也”。
注4、从藕官关于丧妻续弦的高论和她在菂官死后与蕊官你侬我侬,可知二宝成婚贾宝玉不仅是愿意的而且成婚之后也是琴瑟和鸣。但是,有人根据第二十二回暂记为宝钗制的灯谜“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中的“琴边衾里总无缘”句,就认为二宝之间价值观不同,婚姻不幸,甚至连夫妻生活都没有。个人认为,既然是暂记为宝钗制的灯谜,至少说明作者本身并不是很满意,因此,不可仅凭这一点,就对二宝婚姻下定论。
注5、详见《“行”走红楼》系列拙文 57《宝黛钗一体于秦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