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揭秘“和尚”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为何古代画家多为得道高僧?( 二 )

画家#揭秘“和尚”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为何古代画家多为得道高僧?
文章插图
禅意在中国山水画中另一方面的体现就是意境的营造,这也是品评一幅山水画好坏的重要标准。意境的表现是不能停留在作品表面的,它要通过对作品中物象特征的分析和理解才能得出,比如画中会安排一些寺院、僧人和红墙等物象,或者是在画面中营造一种静谧、荒凉、简约的氛围,来体现这种虚空、无我的禅意。另外,还有一些物象是“藏”在山水画之中的,这种“藏”并不是单纯所指的物象的“藏”,更重要的是关于意的“藏”,这里的“意” 指的就是意境的营造和表现。据说宋徽宗举行的一次招考画家的考试中,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这个带着佛教光芒的题目,要想画好并不是特别容易,结果一些平常的画家只是在山水画中画出了寺院、庙宇等毫无新意和藏意的物象,稍好一些的画家则在画中画出了庙的一角或者是寺院的某一处断壁残垣。徽宗看了这些作品都感到不满意,正在失望之时,忽然一幅佳作映入眼帘,他边欣赏边称赞说:“这才是魁首之作呀!”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并没有画诸如寺院之类的东西,在画中一股瀑布飞流直下,旁边有一位老态龙钟的僧人,把泉水一瓢瓢地舀进桶中。高明的画家就是通过描绘这样一个在崇山峻岭中挑水的僧人而把 “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淋漓尽致却又含蓄委婉,让人想象出附近一定有寺庙,而且更好地把古寺“藏”在了画面中,更符合主题。这个“藏”就更好地把“意”藏在了其中,同比其他落选的画家画中的“藏”,其境界是截然不同的。这位获得魁选的画家,画技可能也并不见得有多么的高超,落选的其他画家画技也并非是差的,他们落选的原因很大部分是输在构思和对于意境的营造上。山水画家对于禅的表现更多地就应该是对画面中意境的营造,也就是把禅作为山水画中的意来经营。这种关乎禅的境界无非也是画家在生活和画中追求的“静、淡、雅、空灵”等,再加上之前提过的有些画家本身就是得道高僧,所以他们对于禅的理解和表现自然而然地就从作品中流淌出来。画家#揭秘“和尚”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为何古代画家多为得道高僧?
文章插图
三、 八大山人山水画中的禅意八大山人生长在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盛行的年代,因此他与禅有着不解之缘,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其思想中都包含着禅宗思想,八大山人必然也会受其影响①。在他剃度出家的十几年中潜心向佛,为的是缓解内心的苦闷和逃避清廷的迫害。在他的一生中,对于佛法的造诣也是很高的,据说在他出家没几年,就“竖佛称宗师”,这一方面说明他有很深的慧根,同时也说明他在出家的岁月中刻苦学习潜心向佛,这些学习的经历也势必会体现在他的作品当中。画家#揭秘“和尚”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为何古代画家多为得道高僧?
文章插图
八大山人的山水画较之与花鸟画成熟的晚些,在他早期的山水画中略带有一定的稚拙。禅学修养为他山水画走向成熟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作为董其昌的直接继承者,八大山人深受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影响,而“南北宗”论又是从禅宗中顿悟出来的,因此禅宗的无法之法极大地影响了八大山人山水画的创作。在他的山水画中(如图 1),画面上会有大面积的留白,墨色与空白之间形成了虚实的关系。他认为这些空白和墨色形象同样重要,这种虚和实的结合能更好地去表现作品,而从禅宗的层面去讲这些虚无的空白之处可能比实在的墨象更加的重要。这某种程度上表明,八大山人在他的山水画中,把禅宗的清、空表现到了极致,“清、空”并不是“虚空”,它和禅一样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