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中国诗词大会上,康震因解读“野旷天低树”遭质疑,他的真错了吗( 二 )


这里的“客”并非指旁人,而是诗人自指。如今的他远离家乡,宿在建德江畔,自然是客人,而四处游历的他仍会不自觉地思念家乡与亲人。对于孟浩然来说,吴越之行的目的一方面是结交好友,另一方面是排遣科举失利的挫败感与哀愁。
“新”字更是精妙,说明诗人的愁绪并非此时此刻受到景色触动而产生的,而是在漫游的全过程中始终存在,宿在江边后再次涌现罢了。三四两句的“低”与“旷”、“近”与“清”是相互映衬的。因为原野苍茫且空旷,才显得天更加低一些;因为江水澄清干净,才显得水中月离人更近一些。
孟浩然&中国诗词大会上,康震因解读“野旷天低树”遭质疑,他的真错了吗
文章插图

由此可知,“低”从“旷”中出,“近”从“清”中出。这四字既描绘了景色,也突出了诗人的心情。诗人将心情与景色融为一体,满怀忧愁的他置身于广袤且宁静的天地之间,只有一轮明月与他的距离最近,仿佛能理解他当时的境遇,而忧愁也因此得到了些许慰藉。
交友满天下,无缘仕途路
孟浩然在鹿门山隐居多年,通过游历结交了不少高官名士,却还是没有得到任何被举荐的机会,更没办法出人头地。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孟浩然便开启了长达八年的游历之旅,相互举荐、寻求机会是当时文人的常态与风气。
因此孟浩然便将希望寄托于此,用八年时间四处结交好友,从被贬谪的官员到同船的旅友,简直是来者不拒。但这些友情终究没有带他走上仕途,孟浩然只能选择参加科举,谁料最终科举落榜。可孟浩然并没有放弃,公元725年,他来到东都洛阳寻求官职,并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呈献给宰相张九龄,希望能够得到赏识。
孟浩然&中国诗词大会上,康震因解读“野旷天低树”遭质疑,他的真错了吗
文章插图

谁曾想张九龄倒是颇为青睐他,可唐玄宗并不赏识他,孟浩然只能怏怏离开,失落的孟浩然再次开启了吴越之旅。那一晚,夜色朦胧,他独自一人在建德江上夜泊,望着广阔苍茫的天地,内心越发觉得心酸落寞。
彼时的他孤身一人,只有明月相伴,科考失利,又得不到举荐,有家归不得,愁绪再次袭来。种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令孟浩然无所适从、辗转难眠,这才有了这首绝世佳作《宿建德江》。
综上,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运用了反衬、对比的手法对景物进行描写,整体富有层次感。诗人将自己的羁旅之思巧妙地融合在日暮、明月、江水等意象之中,甚至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整首诗虚实相间,相互映衬,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孟浩然&中国诗词大会上,康震因解读“野旷天低树”遭质疑,他的真错了吗
文章插图

结语:
康震教授对这首诗的解释合情合理,毕竟在置身于一个广阔的环境之中,天地在没有遮挡物的情况下,仿佛连成了一片,而此时的树自然就比天高了一些,说成“树反而长到天上去了”并无严重问题。
【 孟浩然&中国诗词大会上,康震因解读“野旷天低树”遭质疑,他的真错了吗】总之,许多古诗词会掺杂一些玄幻与夸张的成分,我们没有必要过分拘泥于一字一词,毫无顾忌地去品味古诗词的魅力何尝不是一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