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瓦尔登湖》:一个人最高级的修行,是向内走

170多年前,就有一位28岁的青年独自一个人来到瓦尔登湖,以山川湖泊为伴,把日月星辰作友。
他在湖边读书种地,在大自然中沉思,不断地思考如何生活才能离自己的心灵更近。
他的名字叫亨利·戴维·梭罗。
梭罗在湖边隐居了两年零两个月,后来他把这段经历写成一本书,名字就叫《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瓦尔登湖》:一个人最高级的修行,是向内走
文章插图
在《瓦尔登湖》中,他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描绘了一个纯朴简单、却又充满魅力的精神家园,用澄澈的思想和文字告诉人们“物质极简,灵魂丰盈”的生活真谛。
这部《瓦尔登湖》给后世留下了很大的影响,被誉为绿色的圣经,被评为美国国会图书馆“塑造读者的25本书”之一。
有人说,这本书是作者雕琢深处自我的旅程。
也有人说,这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
只有我们安静下来,走进梭罗,走进瓦尔登湖,才会发现作者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人最高级的修行,是向内走。
瓦尔登湖#《瓦尔登湖》:一个人最高级的修行,是向内走
文章插图
向内走,是精神内耗的终止
1845年前后,美国正进入工业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
物质的丰盛也带来了物欲横流。
一时间,纸醉金迷的生活成了大部分人的追求,甚至不惜牺牲自由和践踏人与自然的平衡作为代价。
而此时,他也正经历着人生最煎熬的时光。
作为杂志社的采访人员,频繁投稿却得不到主编的认可,辛苦码字换来的只是苦恼;
照看过镇子上的野生牲畜,勘测过每一条林中小路,却不被镇民接纳成为官员;
向心爱的姑娘表白却遭受白眼,就连相互扶持多年的哥哥也因破伤风撒手人寰;
……
内外交困之下,梭罗愤懑、焦虑、迷茫,却找不到突围的方向。
有一天,他像得到了灵魂的感召,提着一把借来的斧头来到瓦尔登湖,开启了一个人的独居时光。
瓦尔登湖#《瓦尔登湖》:一个人最高级的修行,是向内走
文章插图
他既当伐木工、又做建筑匠,盖起一座令自己满意的小木屋。
此外,他还在附近的沙土地上开荒种粮,种大米、种豆、种玉米、种萝卜,从瓦尔登湖中舀取饮用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的生活虽然艰辛,但贵在简单。
瓦尔登湖远离人烟,梭罗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一个人,相伴的只有地上跑的野兔,天上飞的小鸟以及来偷吃的松鼠。
远离尘世喧闹,他反而获得了心灵的平静和纯粹。
这里没有得失困于心,没有对错烦于脑,没有喧嚣乱于耳。
有的只是吹笛看景的闲适,看鲈鱼游弋的悠闲,听潜鸟号叫的舒畅。
正如梭罗所说,徜徉在这个广袤的花园里,畅饮大自然温柔的氛围和高尚的启示。
“最高贵的心灵,最能知足自满。”
“有时间增加自己精神财富的人才是真正享受到安逸的人。”
梭罗过着最简朴的生活,却有最丰富的精神世界。
他回归本真,回归心灵,在自己构筑的乌托邦里,卸下了满身的疲惫,凌乱的心绪也得到了释放。
青年作家张皓宸说:“有一种独处,是自己刻意安排的,远离热闹,是为了远离那种世俗里的复杂关系,从而找到一段只属于自己的时光,体谅内心所有的情绪。”
世事烦恼,最容易疲于心。
大概每个人都需要一段这样的独处时间,去清理负面的情绪和认知,放空自我去思考和审视人生。
向内走,才能摒弃精神内耗,从而获得蓬勃生长的心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