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评剧”名字咋来的?李大钊也曾参与命名( 二 )


1915年 , 庆春班社以月明珠为主演 , 在天津的奥、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贤》《刘云打母》等 , 颇受欢迎 。 当时李大钊观看了《花为媒》后 , 题词“似戏非戏 , 比戏出奇 , 改良平戏!”1917年 , 天津大水 , 庆春班回唐山 , 改名永盛合班 。 1915年 , 永盛合班经天津到山海关 , 在兴业茶园首演《珍珠衫》《樊梨花骂城》《百年长恨》等 , 赢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赏 , 乡绅奎旭东赠送了“唐山首创警世戏社”的匾额 , 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戏社 , 即后人盛称的“警世头班” 。 这个班底由成家(成兆才为代表)、任家(月明珠为代表)、张家(金开芳、张德礼为代表)三家组成 。 他们制定了严格的规矩 , 在艺术上讲究准纲准词 , 同时也编演了一些新剧目 。
四、奉天落子阶段
1919年春 , 警世戏社部分艺人应邀赴营口、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 , 受到东北观众欢迎 , 尤其是在哈尔滨首演的由成兆才编写的《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等 , 影响更大 , 其时又被称为“奉天落子” 。 1922年 , 主要演员月明珠因劳累过度在沈阳去世 , 警世戏社也因人员变故而解体 。
1924年 , 元顺剧社成立 , 郭子元和李金顺为班主 , 演员有李金顺、喜彩春等 。 他们在天津演出时 , 首次使用“评戏”一词 。 1929年 , 评剧第一部剧作汇编《评戏大观》由魏茂、李小舫编辑出版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 很多班社回到关内 , 在天津、北京一带演出 , 形成了众多的流派 , 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杰”:刘派(刘翠霞)、白派(白玉霜)、爱派(爱连君) 。 此外 , 著名的艺人还有喜彩莲、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红等 , 也都各具特色 。
五、评剧阶段
1935年起 , 落子艺人大量涌向南方 , 到上海、杭州、南京、重庆、成都、贵阳等地演出 , 并在这些地区扎下根 。 此年年初 , 上海报纸戏目广告中出现了“评剧”一称 。 1939年 , 白玉霜南下演出 , 轰动了上海 , 主演的《海棠红》被搬上银幕 , 并因此获得“评剧皇后”称誉 。 继之 , “时代艺人”喜彩莲在上海演出 , 亦受好评 , 并得到著名戏剧家阿英、洪深、欧阳予倩的支持和称赞 。 但在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下 , 也有些艺人为迎合某些小市民演出一些低级庸俗的节目 , 许多班社被迫解散 , 评剧一度衰落下来 。
评剧的另一支派西路评剧 , 在20世纪初由西路莲落花演变而来 , 初名“北京蹦蹦” , 后改称“西路评剧” 。 1893年 , 宝坻(今属天津)以莲花落艺人金叶子(来凤仪 , 小生)、韩九令(花旦)、人人乐(彩旦)、柳叶红(青衣)为主的班社 , 首先进入北京演出 。 后有河北省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 , 蓟州(今天津蓟县)的挑帘红(花旦)等相继进入北京 , 为西路评剧的创始人 。 西路评剧进京后 , 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和舞蹈 , 初具小戏形式 , 常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 , 名为“两下锅” 。 西路评剧以河北民歌为基础 , 唱腔高 , 甩腔长 , 多用“依哟嗬 , 依呀哈”为装饰音和衬字 , 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 。 西路评剧兴起时 , 以“打地摊”或在茶园演出为主要形式 。 1958年后 , 中国评剧院曾先后演出了《花亭会》《杨二舍化缘》《卖水》《顶锅》和《三女除霸》 , 长春评剧团也演出了《刘伶醉酒》等西路评剧剧目 。 70年代以来 , 中国评剧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状》《甜蜜的事业》等 , 也运用了西路评剧的唱腔 。
建国后 , 中国评剧院、沈阳评剧院相继成立 , 天津、唐山、北京、长春、哈尔滨等地也先后成立了评剧团 。 这时也涌现出一批著名演员 , 如筱白玉霜、新凤霞、筱俊亭、韩少云、花淑兰、鲜灵霞、李亿兰、喜彩苓等 。 1985年 , 全国已有百余个评剧团体 , 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中国评剧院 , 著名演员有花月仙、赵丽蓉、马泰、张德福、刘萍、谷文月等;沈阳评剧院 , 著名演员有筱俊亭、花淑兰、韩少云等 , 以及天津评剧院、河北省评剧团、唐山专区评剧团、长春市评剧团、哈尔滨市评剧团、石家庄市评剧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