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儿童成长中的“情感焦虑”从何而来?

直到近代,教育家、出版商等才接受儿童本身有情绪,也同意儿童能体验与学习到比以往更加多样化的强烈而认真的情感,因此一些为成人而写的小说,渐渐变成儿童文学名著(例如《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大量的家教书除了告诉家长有关儿童情绪的知识以外,还造成家长出现某些情绪——焦虑感与责任感。
儿童文学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与德国,到19世纪中叶发展为一门独特文类,此后它被融入许多复杂且多元的叙事、情绪与道德冲突,还有挣扎奋斗的主角,在此情况下,学习过程与过渡情感也被表达得非常详尽。在《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这本书中,作者以焦虑、信任、虔诚、同情心等情绪为线索,梳理了百年来童书与家教书对读者的情绪认知所起的作用。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而多面,此前我们曾推送过《百年经典儿童文学对我们的情感养成究竟做了什么?》这篇书评,从儿童文学叙事的角度解析情绪这个词的内涵之于儿童在百年间发生的变化。今天书评君带你看的这篇文章,也是《情感学习》的书评,它从“儿童观的建立”出发,分析了儿童与家长的“情感焦虑”从何而来。
情绪@儿童成长中的“情感焦虑”从何而来?
文章插图
《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德]乌特·弗雷弗特 著,黄怀庆 译,光启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7月版
当童年的概念发生改变,
儿童要学习的情绪与学习方式也在发生改变
不久前,一则“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的报道被推上热搜,“为家长提供各类家庭教育的讲座和课程,帮助父母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的说法,更引发公众对儿童教育之于家庭焦虑的议论纷纷。不过纵观历史,家庭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甚至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某种程度上本就是以儿童为中心建立起来的。
情绪@儿童成长中的“情感焦虑”从何而来?
文章插图
《儿童的世纪:: 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法]菲力浦·阿利埃斯 著, 沈坚 / 朱晓罕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
法国史学家菲利浦?阿利埃斯在富于开创性又备受争议的名著《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里写道,在中世纪,小孩几乎一断奶就被当作“小大人”看待,他们混入成人中间,穿着与大人相仿的衣服,与其一起劳动、社交、玩耍。这仿佛是周作人所批评的“以前的人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将他当作小形的成人,期望他少年老成”,但其实不应仅站在今天的立场,抽象看待这一问题,因为那时还没有今天的儿童观与“儿童”。
所谓“小大人”,恰恰出自其历史环境,嵌于具体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阿利埃斯指出,学徒制带来不同年龄人群的混处,是中世纪中期至18世纪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特征。大多数儿童由此“顺其自然”地长大成人。那时也不存在现代意义的家庭,极端来说,古老家庭的使命是“保护家产”,“不存在情感的功能”,但同时因其特定的房屋结构、社交流动而具有相当的公共性。到了近现代,主要是与中产阶级的兴起互为表里,这些逐渐发生了改变:学校教育取代学徒制,现代家庭观念形成,公私空间区隔……私人生活或现代个体的历史由此诞生。
情绪@儿童成长中的“情感焦虑”从何而来?
文章插图
中世纪的学徒制(图片来自未小读出品的绘本《谁发明了学校?》)。
随着现代世界的来临,作为民族国家对于社会整体性制度安排的重要组成,“童年的概念经历了戏剧性转变”,这些转变是“透过政府立法、教育、私人倡导、科学知识与大众媒体而产生的”,并导致“要学习的情绪与其学习方式也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