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东西问 | 释永悟:为什么“阿(ā)弥陀佛”到中国就成了“(ē)弥陀佛”?

(东西问)释永悟:为什么“阿(ā)弥陀佛”到中国就成了“(ē)弥陀佛”?
中新社山东东阿12月3日电 题:为什么“阿(ā)弥陀佛”到中国就成了“(ē)弥陀佛”?
——专访“鱼山梵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释永悟
中新社采访人员 李欣 邱江波
历史|东西问 | 释永悟:为什么“阿(ā)弥陀佛”到中国就成了“(ē)弥陀佛”?
文章图片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惑:为什么阿弥陀佛 , 有的人念成“阿(ā)”弥陀佛 , 却也有人念成“阿(ē)”弥陀佛?
此间佛学和梵呗学者研究认为 , 这个差别源于佛教传入中国后念诵经文的音律方式受到中国人性格和音律文化习惯的影响 , 出自古印度梵文的阿“(ā)韵”逐渐形成小口型且相对平和的“(ē)音结合” , 中国鱼山四十二契十二调子以“阿(ē)”音与古印度悉昙四十二字母“阿(ā)”韵相应开始中国化梵呗学 , 解决了“梵音重复 , 汉语单奇”的矛盾 , 可见“梵呗源鱼山 , (ē)阿音缘东(ē)阿” 。 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佛学传入中国 , 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历史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山梵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山东聊城市鱼山梵呗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主任释永悟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采访人员专访 , 生动解释了佛教音律在传入中土之后经历的变化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
中新社采访人员: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 , 您认为 , 历史上有哪些事情堪称佛教中国化的标志?
释永悟:印度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 , 经过历朝历代逐渐向中国本土化演变 , 并最终成为中国佛教 , 其间发生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
譬如 , 汉传佛教“性、相、台、贤、禅、净、密、律”八大宗派的相继建立 , 是佛教中国化完成的重要标志 。 《六祖坛经》的问世 , 《百丈清规》的建立 , 是佛教中国化过程具里程碑意义的专著 。 佛教造像技艺的传承 , 寺院建筑工艺、禅拳道武术、佛医 , 大藏经的编撰等等 , 都是佛教中国化在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等五明领域中的重大成就 。
历史|东西问 | 释永悟:为什么“阿(ā)弥陀佛”到中国就成了“(ē)弥陀佛”?
文章图片

2009年10月 , 中国佛教华严宗(又称贤首宗)祖庭西安华严寺僧人举行洒扫仪式 。 汉传佛教八大宗派的建立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 。 中新社采访人员 冽玮 摄
其中 , 从三国曹植创立鱼山梵呗开始的佛教“五明”中声明语言学的中国化 , 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发生得最早 , 影响最广泛、最持久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
中新社采访人员:鱼山梵呗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它是怎样创立和发展的?
释永悟:佛家认为 , 梵 , 是“清净”之意 。 呗 , 意为赞颂或歌咏 。 梵呗即为清净和雅禅定智慧的赞歌 , 是宗教仪式时在佛菩萨前歌诵、止断、赞叹供养三宝见自性的音声修持法门 , 后通称赞呗、念唱 , 即僧宝念经说法开示的声音 。
史载三国魏明帝太和四年(230) , 当世文学家、音乐家陈思王曹植在山东东阿境内鱼山得闻空中梵乐 , 有感于鱼山之神制 , 删治《太子瑞应本起经》 , 而始著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梵呗曲目《太子颂》 , 创立了“鱼山梵”或称“鱼山呗” 。 又因鱼山闻梵声而制呗的历史典故 , 后世综合二者称为“鱼山梵呗” , 或简称为“梵呗” 。 研究佛教中国化的学者一般认为 , 梵呗开创了佛教中国化之先河 , 梵呗祖庭文化经历代传唱 , 普及到天下 , 成为佛教中国化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