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在上海这片“孵化”沃土,为华语原创音乐剧开垦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华语#在上海这片“孵化”沃土,为华语原创音乐剧开垦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文章插图

三年,对于一部华语原创音乐剧意味着什么?上海有一片“孵化”的沃土,正在给作品和人才成长植入充盈养分。
对于《我听到了》来说,三年试炼破茧成蝶——从2019年首届“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举办至今,该作连续三届投稿、不断修改打磨,昨天以工作坊形式迎来在舞台的首次亮相。对于《生死签》《南唐后主》《对不起,我忘了》来说,三年耕耘“硕果”累累——同样作为首届“孵化计划”作品,它们今年分别在中国大戏院、上海大剧院和上剧场完成首轮演出,收获不俗口碑。
华语#在上海这片“孵化”沃土,为华语原创音乐剧开垦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文章插图

“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正逐渐收获来自业界与市场的积极反馈。音乐学者陶辛见证了平台对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过去,多数业内人士制作、投资音乐剧的初衷集中在‘高回报’‘名气响’上,这样短平快的制作模式,其实不利于行业长期生态建设;现在,已有私营制作公司愿意沉下心来,去孵化一部横空出世的新作,先把项目立起来再进行二轮、三轮打磨,让年轻音乐剧相关从业者充分得到锻炼,这才是音乐剧长远发展的基石。”
丰收
当中文作品成为防疫常态化之下音乐剧行业与观演市场的主流,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希望通过“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为中国音乐剧实践一条有别于海外版权剧制作的创作之路。经过三年发展,第一届与第二届“孵化计划”目前已有五部作品完成商业认标,展现“上海出品”的蓬勃活力。
上海合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生死签》、上海剧伙音乐文化有限公司与上海上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南唐后主》,以及北京蚂蚁脚印文化有限公司与上海旋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对不起,我忘了》,已接连在中国大戏院、上海大剧院和上剧场完成首轮演出。《南墙计划》《无法访问》被上海剧伙音乐文化有限公司和杭州壹壹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认标后,也已正式开启舞台制作,并将剧场首演提上日程。
华语#在上海这片“孵化”沃土,为华语原创音乐剧开垦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文章插图

成果初显。“孵化计划”统筹、资深音乐剧制作人王海笑认为,从时间和经历上看,它们符合原创音乐剧正常的创作周期。“在音乐剧产业发达的海外国家,一部音乐剧的诞生要经过从前期剧本预读、正式读本,到音乐、剧本、表演的各类型工作坊等复杂步骤,让主创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确定每一步都没有走歪路。”王海笑说,《生死签》《南唐后主》《对不起,我忘了》三部作品,从投稿首届“孵化计划”到今年正式首演,至少经历了超过三年的打磨期,“就好比孵化一颗蛋,要有适合的温度,才能真正破壳”。
不仅孵化作品,也要孵化人才。三年来,一些参与过‘孵化计划’的创作者,如今已成为职业的音乐剧从业者。比如《生死签》艺术总监周可人、《南唐后主》作曲张博、《对不起,我忘了》编剧李宜橙,他们都正在市场上的多个舞台剧组中承担着或多或少的职责。
华语#在上海这片“孵化”沃土,为华语原创音乐剧开垦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文章插图

在专业和创作视野上,青年人才有着各自的体会。对音乐剧《南唐后主》制作人和晓维以及她的团队来说,摸索出一种更为成熟和稳定的原创音乐剧制作方法,仍是当下的首要任务。“汉化的制作目标是还原经典,原创的终极目标则是创作经典。而前者的制作过程,无疑将给到后者大量的理论支撑与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