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在上海这片“孵化”沃土,为华语原创音乐剧开垦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二 )


不久前,《南唐后主》凭借鲜明的中国故事、中国风格,惊艳了上海的舞台。即便如此,在陶辛看来,“该剧依然还有很多可提升的空间”。事实上,从最初投稿到完成市场对接投入制作,《南唐后主》已经历了多次“大换血”。“作品的可提升性和生长性,才是孵化真正的意义所在。让我们多怀一些耐心,去期待本土年轻人的创意表达。”
成长
12月2日晚,本届“孵化计划”在黄浦剧场举行本届入围作品的“年终汇报”,《有关于你的日记》《我听到了》两部作品从剧本朗读会中脱颖而出,在历经四个月集中打磨后,以40分钟时长在黄浦剧场中剧场舞台上集中展现作品精华,迎来它们在舞台上的第一次“脉动”。
华语#在上海这片“孵化”沃土,为华语原创音乐剧开垦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文章插图

这两部作品的共通之处,是用奇幻笔触书写少年暖心故事。《有关于你的日记》讲述拥有画画天赋却碌碌无为的漫画新人南亦北的一段奇幻经历。《我听到了》的故事发生在向生的少女和向死的少年之间,他们在嬉闹中面对危机,并收获对生命的新感悟。“前者用温暖、充满人情味的方式,展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非常打动人;后者在叙事上有更多矛盾、冲突,主创们虽然很年轻,但也有把这个作品完成好的潜力。”孵化评审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辛表示。
华语#在上海这片“孵化”沃土,为华语原创音乐剧开垦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文章插图

《有关于你的日记》是去年的“C类作品”(没有音乐只有剧本),通过“孵化计划”平台,作曲姚旭之和编剧黄菀卿“匹配”成功,该作经过磨合后今年顺利成为“A类作品”。《我听到了》更是连续三年投稿,去年遗憾止步于第二轮遴选,今年又一次投稿并成功登上工作坊舞台。对此,孵化责任导师、音乐剧导演马达认为,创作者们一直在想办法让作品更加尽善尽美,“编剧、导演程佩弦,本身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青年舞台从业者,但她为了自己的原创剧本《我听到了》,这些年来不惜推翻原有的设计,我也愿意陪伴他们继续冒险和努力”。
华语#在上海这片“孵化”沃土,为华语原创音乐剧开垦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文章插图

同往年一样,此次工作坊展示以正式演出的制作标准建组,孵化导师胡晓庆、马达携专业制作团队,舞蹈编导吴泳宏与崔健、舞美设计王石青、灯光设计孔庆尧与黄君山、型设计诸雅和音响设计郭怡卿等,与专业音乐剧演员一起,共同辅助孵化创作者们实现作品“初舞台”。这些活跃在舞台最前线的“前辈”带着新鲜经验,给年轻创作者在创作方向及可行性上点拨,也为他们提供市场和观众审美指导,引导“后浪”突破瓶颈、走出牛角尖,成为更好的自己。
黄浦剧场中剧场的舞台下,坐着逾300位关切孵化计划的观众、艺术家、剧评人、制作公司、演艺院团代表、专业院校学者、职业演员。他们都是本届“孵化计划”工作坊呈现的“考官”。演后谈环节,观众们犀利地指出自己在观演中感受到的问题。工作坊谢幕后,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也将针对本年度作品进行制作意向沟通会,并牵头市场化对接,助推孵化剧目走向正式的商业演出。
未来
从2019年凌空出世,到2020年小有收获,再到2021年见证孵化闭环形成,“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深入参与了作品从一纸蓝本到一台演出的蜕变,一众主创从梦想者到职业创作者的成长。
华语#在上海这片“孵化”沃土,为华语原创音乐剧开垦一个更健康的未来
文章插图

2022年即将到来,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孵化计划”发起人费元洪及评审导师团队,正在积极筹措升级拓展“孵化计划”自身机制与结构。“未来,我们将在现有面向自由投稿作品的孵化遴选机制上,增加定向孵化的类别,包括为戏剧IP或音乐IP提供定制孵化扶持服务,以期吸纳来自更多艺术领域的创作者,打开原创作品以及孵化平台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