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四川绵阳非遗人坚守传承两百多年毛笔制作技艺 毛笔年销量10万余支

残疾人@四川绵阳非遗人坚守传承两百多年毛笔制作技艺 毛笔年销量10万余支
文章插图

毛笔制作工序“梳绒”。 吕婕 摄
中新网绵阳12月3日电 (吕婕)一支纯手工制作的毛笔,从齐毛到成型要经历选毛、去油脂、去羊绒、齐锋等八十多道工序,耗时二十余天,制作过程繁琐枯燥,但罗松却乐此不疲,二十三年如一日地坚守着传承了两百多年的炳林毛笔制作技艺。
12月3日,四川绵阳天气晴朗。走进位于绵阳市涪城区丰谷镇的一座民居,45岁的“炳林毛笔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罗松正在屋内清理毛笔笔锋。
残疾人@四川绵阳非遗人坚守传承两百多年毛笔制作技艺 毛笔年销量10万余支
文章插图

炳林毛笔。 吕婕 摄
罗松介绍,“炳林毛笔”的前身是成名于清朝中末期的“罗笔客”。“清朝的时候,我们是个大家族,全家人都在从事毛笔制作,统称‘罗笔客’。”罗松说,爷爷罗炳林从15岁学艺到85岁逝世,整整七十年光阴,全部献给了毛笔,使毛笔制作技艺得到了很大提升和完善。为了纪念爷爷付出的努力和做出的贡献,全家人一致讨论决定,将“罗笔客”改为“炳林毛笔”。
罗松从小跟在爷爷身边学习毛笔制作,深得爷爷真传。1998年爷爷去世,时年22岁的罗松接过“传承”的大旗,正式执掌炳林笔庄,成为了炳林毛笔的第六代传承人。
残疾人@四川绵阳非遗人坚守传承两百多年毛笔制作技艺 毛笔年销量10万余支
文章插图

毛笔制作工序“齐锋”。 吕婕 摄
罗松在传承“炳林毛笔制作技艺”时,不拘泥于本家,遍访名师,与其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使“炳林毛笔制作技艺”更加丰富完善,特色鲜明。通过不懈努力,2011年“炳林毛笔制作技艺”被列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8年建成“炳林毛笔制作基地”,并连续多届受邀参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览会、中国民间工艺精品展等国际国内展览。
但毛笔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也经历了很多波折。罗松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钢笔、圆珠笔普及以后,毛笔受到极大冲击,年销量从以前的几十万支跌到一两万支。随后的15年间,一直是毛笔产业的低迷期,学生写字不使用毛笔,学校也不再开设书法课,毛笔慢慢淡出了大众视野。直到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毛笔才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残疾人@四川绵阳非遗人坚守传承两百多年毛笔制作技艺 毛笔年销量10万余支
文章插图

罗松介绍毛笔原料。 吕婕 摄
“以前做低端毛笔的人很多,特别是低迷期的时候,彼此之间相互压价,到后期基本没有利润空间,大家就纷纷转行了。”罗松说,与其相比,炳林毛笔定位于中高端,以质量取胜,市场没有受到太大威胁,虽然处于低谷,但也能盈利,这也是炳林毛笔能一直延续至今的重要因素。由于制作精良,经过多年的积淀,炳林毛笔也颇有名气,回头客很多。如今,炳林毛笔一年能有十多万支的销量。
“市面上有些劣质毛笔,写一个字就蘸一次墨水,不仅使用感不好,还会影响写作者的兴致。”罗松说,鉴于此,炳林毛笔对用料、制作工艺严格把关,使每支毛笔都能达到“尖”“齐”“圆”“健”。尖齐圆健是“毛笔四德”,也就是评价毛笔好坏的标准。尖,即笔尖如锥;齐,即万毫齐力;圆,即笔肚浑圆;健,即笔弹有力。这样的毛笔在运笔时能圆满如意,非常顺滑,不会出现空洞。
除了制作毛笔,近十年来,罗松也在筹备一件大事——建立毛笔博物馆。“自古以来,笔墨纸砚就被称为‘文房四宝’,毛笔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我想建立毛笔博物馆,集中展示各类毛笔,以及制作毛笔的工具和原材料,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这门传统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