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和合文化在天台①丨干漆夹苎上的高贵

工匠&和合文化在天台①丨干漆夹苎上的高贵
文章插图

1999年初秋,碧空如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尊木雕“千手观音”像。仪态端庄的观音,微露着娴静的神情,那一只只纤手,仿佛赋予了生命一般生动鲜活。这是来自天台山的工艺美术大师汤春甫的作品。在这座中国最大的古物瑰宝荟萃之地,怎么会收藏一件当今的作品?答案是,这件作品的制作工艺是天台山古老的“干漆夹苎”手工技艺。

漆夹苎,从字面上看,漆、苎是材料,而干、夹则是工序。其实,“干漆夹苎”技艺远远不只是两种材料,两道工序。它要用13种天然原料,经过夹苎、包粘、打磨、上漆、贴金、彩绘等4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它是天台山古代工匠创造的一种用于木制品髹饰的技艺。它能使笨拙憨厚而又素面朝天的木制品,神奇般地灵动起来,变得雍容华贵、美轮美奂。更可贵的是,它历经千年仍完好如初,当我们轻轻掸去尘埃,会惊奇地发现它的容颜却丝毫未改。
工匠&和合文化在天台①丨干漆夹苎上的高贵
文章插图

▲千手观音 通高3.36m故宫博物院视国宝珍藏
1999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战世纪杯金奖
它何时出现,又是出自何人之手,都已无法追溯。它在某一位或是几位能工巧匠的手中呱呱坠地,也在世世代代工匠那飞溅的汗珠里长大成熟。作为木制品上的髹饰,有人往往以为它与“油漆”是沾亲带故,其实不然。历史上,能做“干漆夹苎”的,或许是竖柱架梁的木匠,或许是刻花琢草的雕匠,或许是刷红涂绿的油漆匠。不过,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能将“干漆夹苎”做好的,必然是谙熟于木雕的巧匠,也一定是懂得油漆的好手,更是一个有着艺术天赋的能人。
干漆夹苎,最早见诸文字的是在公元三世纪。
当时,一位名叫“戴逵”的人,他与儿子远道而来的使命是为天台山周边一带的寺院雕刻佛像。这位工诗善画的艺术大师,雕出的佛像造型厚重,线条流畅,神情端庄,令人赞叹。可是几年以后,当他回到寺院,仰望着一尊尊出自他手的佛像时,一股凉气掠过心头。庄严的佛像还是出现了一道道裂痕。怎么能够让佛像不开裂,不变形,戴氏父子作了一次次的尝试,终究未能如愿。一天午后,云涌电闪,雷雨轰然而至。在田间小道上赶路的戴氏父子,赶忙跑进一座新建的祠堂避雨。只见在祠堂里,有几位工匠正在用生漆将苎麻包裹在梁柱上,戴氏父子甚为惊奇,他们上前询问:“你们这是在干嘛?”答曰:“做干漆夹苎。”又问:“为什么这么做?”答曰:“能牢固永久,不开裂,不变形。”戴逵从工匠手中接过一小块苎布,心中也如雨过天晴,豁然开朗。不久,中国第一尊木雕的“干漆夹苎”佛像,在戴氏父子的手中诞生了,也就是从那时起,这门技艺开始走进了高大而庄严的佛教殿堂,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也有了一次划时代意义的推进。戴逵也被冠为中国晋朝“百工之范”的大艺术家。
工匠&和合文化在天台①丨干漆夹苎上的高贵
文章插图
在中国这个悠久而绚烂的手工技艺的大家庭中,“干漆夹苎”似乎格外孤傲与冷峻。它虽然出自那些粗糙的工匠之手,可工序之繁琐,配料之讲究,都堪称手工技艺之最。就像大户人家的礼节,细说起来颇有些琐碎,不像木匠、漆匠、泥水匠那么简约明了,而且它每一道工序,都是工匠凭着自身经验,用手的掂量来完成的。它的用料几许,也是来自工匠的心知肚明,如果稍有不慎,便不能呈现出它最佳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