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沂蒙手艺人④|胡发科:一个拓包拓古今( 二 )


胡发科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名为《博古四条屏》的作品,灵感来自妻子苗玲。苗玲在看电视剧《红幡》的时候发现了一幅作品,于是截屏,而后他们从各种木雕花板中寻找到了花瓶、桌椅、剑等相似的元素,通过排列组合创作了新作品。这种灵感碰撞的激情时刻,在他们创作过程中有很多,这是夫妻两个齐心合力的结果,也是传拓带给他们的馈赠。
大众网$沂蒙手艺人④|胡发科:一个拓包拓古今
文章插图

胡发科的儿子胡丙宸像他一样,并没有刻意学习过传拓,却在家庭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掌握了这门手艺。大二那年,对传拓表现出强烈倾向的他,特地拜师学习了具有难度的全形拓。这种以墨拓作为主要手段,将器物的立体形状复制表现在纸面上的特殊传拓技法,在所有传拓类别中难度最高,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这方面儿子比我做得要好。”胡发科骄傲地说。
儿子胡丙宸今年大四,美术科班出身的他,对传拓有更加丰富的见解:注重光影。胡发科笑称“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传拓过程中他汲取着儿子胡丙宸的经验,改变以往均匀用力的做法,施墨有了轻重缓急、干湿浓淡。高光阴影的渐变中,立体感呼之欲出。
大众网$沂蒙手艺人④|胡发科:一个拓包拓古今
文章插图

大众网$沂蒙手艺人④|胡发科:一个拓包拓古今
文章插图

妻子、儿子这些曾经受胡发科启蒙的传拓人,也在漫长的传拓路上,给予胡发科启迪与帮助。这是一家人的技艺传递,也是几代人的文化传承。他们守望互助,只为将传拓做得越来越好。
非遗传承在路上期盼守得“春暖花开”
胡发科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家人,近几年他借助“非遗进校园”的契机,常常到学校为学生们传授传拓,还特地培养学校老师,以便日常授课。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传拓。
大众网$沂蒙手艺人④|胡发科:一个拓包拓古今
文章插图

“传拓作为一种非遗最重要的是传承,倘若只是我会,而不让孩子们了解、体验、学习这门技艺,就会后继无人。100个学生当中哪怕有1个感兴趣,或者未来从事相关工作,那我们的非遗传承工作就成功了。”胡发科说。
学生们按照胡发科教授的步骤、技巧,覆纸、喷水、捶打、施墨,一番操作下来,作品有模有样。胡发科认为,传拓并没有那么难,只要认真练习,做好不是问题。
大众网$沂蒙手艺人④|胡发科:一个拓包拓古今
文章插图

除了进校园,参加展会也是让更多人了解传拓的好方式。今年9月份,胡发科参加了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会上来自广东省木雕之乡潮州的参展者,见到他的作品后颇为惊讶,惹不住问他:“这是从木雕花板上拓的吗?上边的图案能拓下来?”看到参展者的反应,胡发科内心有丝丝得意,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木雕花板传拓我们做得比较领先一些。
大众网$沂蒙手艺人④|胡发科:一个拓包拓古今
文章插图

目前,胡发科和妻子正在为另一个展览准备作品《凤雀来仪》,这幅由凤凰、花和上百只形态各异的鸟组成的作品,之前花费了他们一个月左右时间才构思创作出来。这次要做一个相同的参加展览。他们要像以前那样,从各种木雕花板上寻找上百只形态各异的鸟的图案,按照布局一个一个拓下来,遇到大的木雕花板还需要小心移动位置……难度不言而喻,但决心也无可撼动。“很多人都对我们的作品很感兴趣,也有人定制作品收藏或者送人。”夫妻俩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