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广电总局谈历史题材剧创作:重要问题上不能用个人臆想取代历史定论】11月30日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联合举办“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座谈会” , 对历史剧创作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提出三点意见:一、要牢牢树立大历史观 , 把握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发展大势 ,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引领正确的创作方向;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在历史语境中观照现实 , 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三、要在创作理念上因时而变、勇于创新 , 在拍摄制作上精益求精、匠心独具 , 争取打造出一批扛鼎之作 。
本文图片
朱咏雷表示 ,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 , 历史现象纷繁复杂 , 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信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中作出选择 , 做到“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 , 就要运用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唯物史观这把尺、这杆秤 , 对历史资料进行选择、组合和再现 , 正确地表现历史 , 艺术地再现历史 。 要从整体上、从联系中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 引导观众认清历史发展的方向 。 “尤其是关于民族、文化、国家统一等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问题 , 不能用个人的猜测臆想和尚无定论的学术解读 , 取代历史定论、社会公论 。 在题材选择和人物塑造上 , 要牢牢把握历史大趋势和中华民族发展的总体进程 , 避免只对历史钩沉进行个人化、猎奇化、边缘化的发掘 , 或是仅仅出于地方、部门的立场 , 拔高美化或贬损某人、某事 , 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创作方向 。 ”
历史剧创作不能只将目光锁定在帝王将相 , 始终围绕着皇权这一轴心闪转腾挪 , 将历史剧的空间越做越小 , 甚至陷入到死胡同之中 。 历史剧创作要努力发掘更加丰富的历史视角、文化视角和生活视角 , 通过鲜活的艺术形象、新颖的艺术手法体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创造实践推动作用 。 “历史题材电视剧不仅要有旧时王谢堂前的风云际会 , 更要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人间烟火 。 ”
朱咏雷指出 , 历史剧的创新是贵在独辟蹊径、不拘一格 , 绝不意味着抛弃本来、随波逐流 。 现在确实有个别创作者缺乏对唯物史观、大历史观的准确认知和正确把握 , 一些作品对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虚构失度 , 创作理念依旧聚焦于帝王将相的权谋斗争和后宫生活 , 忽视对人民群众形象的塑造、对历史主流趋势的把握 , 还有少数作品将历史空间作为缺乏艺术水准和艺术逻辑的万能借口和遮羞布 , 甚至是滋生糟粕的温床 , 存在庸俗化、媚俗化、架空悬浮的倾向 , 这些都是要旗帜鲜明反对和摒弃的 。
他强调 , 推动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健康发展和创作繁荣 , 是广电总局当前和“十四五”时期的工作重点之一 , 对于重点历史剧目 , 广电总局将全过程服务指导 , 全流程质量管理 , 全行业配置资源 , 集结好编剧、好导演、好演员进行创作拍摄 。
文/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 祖薇薇
- |17位著名历史人物的死亡面具,在他们死后不久制作的
- 逍遥小书生!五本不输《赘婿》的架空历史小说,评分高达9.5!全部都是精品
- 中国经济#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有三个特点:思想性、历史叙事及学科交叉
- 朝代#历史上最长的朝代,99%的人却不知道,只因史书就把它“封杀”了
- 单雄信@说一说隋唐演义中的18条好汉的历史原型和武力排行榜
- 中国艺术$艺术鉴赏网:张筱玲谈“八大山人”画中的“拙对变”「专栏」
- 点滴|追溯进学之路上点滴旧事,葛晓音学术随笔《进学丛谈》出版
- 观复嘟嘟#《观复嘟嘟2022》开播 马未都再续文化杂谈
- 沪剧|十日谈|茅善玉:用沪剧讲好中国故事
- 郑成功@矿工炸山,结果炸出古墓,专家挖掘时看到墓志铭,大呼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