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起源总带给人们无穷遐想,
原始之微光,古老的印记,
向数十万年后的我们轻声低语。
人类繁衍生息之根在何处?
文明曙光之源又在何方?
《中国考古大会》第三期,
便带我们回到了
距今7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共赴人类化石宝库
——北京周口店遗址,
探寻东亚地区早期人类的摇篮。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文章插图
北京周口店遗址位于
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上。
几百万年来,
这里优越的生态环境,
曾生活着多个阶段的古人类,
是人类演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918年至1921年间,
痴迷于古生物化石的
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
先后两次来到北京房山周口店鸡骨山,
【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第二次在机缘巧合下
跟随当地农民去到了不远处的龙骨山,
并在此发现了很多边缘锋利的石头,
临别前,他留下了那句著名的预言:
“远古的人类就在这里,
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他。”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文章插图
1926年,
在瑞典的实验室内
两颗来自周口店的人牙化石被修理出来,
牙齿主人被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
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北京人”。
消息一经公布,
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周口店遗址,
国内外众多科学家会聚于此,
其中就包括从德国留学归来的
杨钟健和他的助手裴文中。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文章插图
当裴文中首次来到
周口店遗址时,
他还仅是一名后勤人员。
工作之余,
他除了自学
《古脊椎动物学》这样的专著,
还经常请教考古专家。
1929年,裴文中主持周口店遗址发掘工作后,
凭借长期积累的知识,
一举挖出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
震惊全世界。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文章插图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文章插图
在各类化石中,
头盖骨化石
是了解古人类形态特点和
体质发展水平最重要的依据。
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
既是周口店遗址发掘的突破性进步,
更是中国古人类学研究的里程碑,
它不仅印证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确立了以“北京人”为代表的直立人阶段,
也将人类历史从距今大约十万年
推进至五十万年。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文章插图
不仅如此,
裴文中还在周口店遗址发现了
人工打制的石英石碎片,
这意味着“北京人”已经开始制作工具,
进行狩猎、采集、挖掘食物与防身。
石器作为工具使用,
还促进了人类大脑的发育、
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与驾驭能力,
也促使了语言的产生,
对人类的演化至关重要。
考古人&一场“世纪悬案”,一个中国考古人心中未竟的遗憾
文章插图
“猿人洞”是周口店“北京人”遗迹
出土的地方,
这里的地层厚度有40余米,
记录了人类在这个区域
几十万年的生存演化历史。
其中发现的灰烬遗迹,
是当时人类“有控制地用火”的证据。
火可以用来驱赶动物、烤熟食物、
提供能量、保障健康......